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共计八个,具体如下:
一、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
四、中国古代文学
五、中国古典文献学
六、汉语言文字学
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八、文艺学
考研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中国大学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历史悠久,基础深厚,兴起于十九世纪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该专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众多师范类大学为培养语文教师而开设此专业,而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中也普遍设有此专业。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以文学类科目为主,相对单一。然而,市场需求的是具备汉语言文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主要得益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广泛的就业面。
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但历年招生人数持续增长,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供大于求。近年来,该专业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不热门,就业面广泛。本专业毕业生通常文笔优秀,思维活跃,能够胜任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学科教学(英语)允许跨专业报考,其初试专业与科目如下:
1、教育学原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8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教育学原理
2、课程与教学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8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3、教育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8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中外教育史
4、比较教育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8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比较教育学
5、学前教育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8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学前教育原理
6、农村教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8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农村教育学
7、教师教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8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教师教育
8、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8教育学综合。
教育学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教育统计学
9、教育管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
875学校组织与管理
教育综合科目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教育管理学
金融学专业分析
(一)学科简介
“金融学”是经济学门类中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
具备较高的金融学理论水平和全面的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够独立工作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实务的高层次人才。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将掌握金融基础理论,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基础,掌握各种金融交易活动的规律,并具备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并能取得成功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不断学习提高能力,具备独立承担与专业研究相关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01证券投资及金融产品开发
02金融市场
03保险与风险管理
04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二、考试科目(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④901金融学联考
三、院校推荐
以下为该专业实力较强院校,建议选报:
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四、就业方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 证券公司,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
6) 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以及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 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例如财政、审计、海关等相关部门;
8)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会保险局;
9) 部分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 上市(或拟上市)股份公司的证券部、财务部等部门;
11) 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五、就业前景
1. 高学历人才需求旺盛
尽管金融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但我们也应意识到进入该行业的门槛正在不断提高。在金融招聘会上,学历要求仍然较高,优秀的金融机构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甚至需要名校毕业生或海外归国人员。
2. 复合型金融人才渐受欢迎
除了学历要求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银行中约有一半甚至更多的人员并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背景,他们的本科专业多样,包括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等。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中,也有很多跨专业学生,导师们对这些跨专业学生持欢迎态度。一些金融分析机构甚至指明需要具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看重的正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六、专业选择导向
从上述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与报考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若想从事基金类工作,报考金融工程专业较为合适;若想进入保险公司工作,则应选择保险专业。
目前,金融学科专业中,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包括: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基金市场活跃,熟练的基金经理人仅有约3000人,人才缺口过万;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达到40万元,而高级职位经理人的年薪已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
七、相近专业
与金融学相近的一级学科其他专业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
八、课程设置(以南京大学为例)
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列原著选读、英语;
B类:现代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企业组织理论、现代财务管理、商用软件与网络;
C类:国际金融研究、现代国际货币与金融学说研究、国际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理论与制度研究、高级投资银行;
D类:国际贸易政策比较研究、国际商法研究、金融工程学、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金融市场数量分析、保险学研究。
金融学热门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