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考研考点分布如下:九江市第六中学、九江三中老校区、九江市同文中学、九江市第一中学(老校区)、九江市实验中学、九江市外国语学校(濂溪校区)。
一、网上报名条件和要求
选择在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点(代码3602)参加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仔细查阅教育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及报考单位的招生管理规定、简章等,确保准确选择报考单位和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
我市接受全国统考、法硕联考、管理类联考考生的报名。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选择我市报考点进行报名考试:
(1)本市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2)本市户籍非应届考生。
(3)在我市工作的外地户籍往届考生,需提供工作单位证明及我市社保部门开具的2022年8、9、10三个月及以上社保凭证。
(4)在本市参加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且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
每位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在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和网上支付报名费前,请务必仔细核对各项信息。网上报名成功后,请打印报名清单并牢记本人在网上报名中生成的考生报名号。
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导致不能通过网上审核、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在九江市,九江市第三中学是考生们关注的考研考点之一。作为历年固定考点,该中学为考生提供了稳定且便利的考试环境。与此同时,九江市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并未设立为考研考点,考生在选择考点时需注意这一点。
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九江市的考研考点需求也日益增长。作为城市中固定的考研考点,九江市第三中学在满足考生需求的同时,也承担着提供良好考试环境的重任。而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的缺失,让不少考生在选择考点时需要多加考虑,以确保顺利参加考试。
总的来说,九江市的考研考点分布较为集中,九江市第三中学作为固定考点,为众多考生提供了便利的选择。面对考研人数的逐年增长,考生在选择考点时需综合考虑,确保顺利参加考试。同时,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未设考点的情况,也提醒考生在选择时需多加留意,以做出最佳决策。
2025年九江考研初试考点预计包括九江六中、九江三中老校区、九江一中老校区、九江同文中学、九江市实验中学、九江市外国语学校(濂溪校区)和九江七中。考生需在准考证上查看具体考场信息。以往考场安排如下:
省份:江西
考点:九江六中
考点:九江三中老校区
考点:九江一中老校区
考点:九江同文中学
考点:九江市实验中学
考点:九江市外国语学校(濂溪校区)
考点:九江七中
2025考研考场安排预计在12月上旬公布,考生需提前几天核对准考证信息,确保无误。考场安排可能因城市较少、考点随机分配,导致考生需远距离赴考,提前预定宾馆成为重要事项。考试时,考生应听从监考老师安排,避免因急于答题而分散注意力。
2025年考研考场分配考虑考生所在地、报考学校等因素,校内考生可选择本省(市)内考点,而校外考生一般在户籍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考试。同一学校考生一般分配在同一考点和考场。考试分配遵循统一管理原则,先按省、市划分,再按学校和专业划分。在职人员考研时,考场通常在户籍地或工作地。
九江考研考点分别是:九江市第六中学、九江三中老校区、九江市同文中学、九江市第一中学(老校区)、九江市实验中学、九江市外国语学校(濂溪校区)。
一、网上报名条件和要求
选择在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报名点(代码3602)参加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仔细查阅教育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及报考单位的招生管理规定、简章等,确保准确选择报考单位和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
我市接受全国统考、法硕联考、管理类联考考生的报名。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选择我市报考点进行报名考试:
(1)本市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2)本市户籍非应届考生。
(3)在我市工作的外地户籍往届考生,需提供工作单位证明及我市社保部门开具的2022年8、9、10三个月及以上社保凭证。
(4)在本市参加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且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
每位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在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和网上支付报名费前,请务必仔细核对各项信息。网上报名成功后,请打印报名清单并牢记本人在网上报名中生成的考生报名号。
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导致不能通过网上审核、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