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1.择校篇
在择校过程中,我主要从学科实力、就业前景和考研难度这三个维度进行了考量。
鉴于我本科就读于211院校,因此在选择考研院校时,我优先考虑了985和211院校。经过综合比较,我最终选择了合肥工业大学。这所大学不仅距离我的家乡较近,其学科实力评级为B,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且考研难度适中,因此它成为了我的首选目标院校。
2.初试经验
2.1数学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在考研中采用的是数学二。数学二的计算量和难度适中,是拉开与其他考生差距的关键因素。在选择老师或课程时,不必过分纠结,市面上知名老师的实力都相当强,跟随任何一位老师的课程都是可行的。关键在于脚踏实地,认真钻研。
2.1.1数学基础阶段
高等数学部分推荐武忠祥老师,线性代数推荐李永乐老师。学习材料包括老师们视频课中使用的教材,习题集则推荐《660题》。基础阶段应跟随老师的课程,广泛吸收知识点,并完成相应的习题。此阶段应着重提升计算能力,为后续的强化和冲刺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2.1.2数学强化阶段
强化阶段主要集中在暑假期间,这段时间需要充分利用。
强化阶段推荐张宇老师和武忠祥老师,线性代数仍推荐李永乐老师。高数部分可参考张宇老师的《高数18讲》或武忠祥老师的《高等数学辅导讲义》,线性代数部分参考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习题集则推荐武忠祥老师的《严选题》。张宇老师的强化课程内容全面,解题思路新颖,但配套习题难度较大,大家不要因此气馁。武忠祥老师的强化课程会总结题型,并梳理多种解法,不仅仅是传授解题技巧,更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2.1.3数学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主要进行模拟卷和历年真题的练习。模拟卷推荐李林老师的四套卷和六套卷,张宇老师的模拟题难度较高,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适当练习。在练习模拟卷时,也要注意控制时间,模拟考场上的答题感觉。模拟卷可能比真题难度更高,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不要过于慌张,关键是要掌握其中的知识点。错题要多看几遍,并注意总结归纳。
2.2英语
2.2.1单词部分
推荐使用《红宝书》结合xx背单词(app)。《红宝书》收录的单词全面,xx背单词app功能强大,可以导入红宝书的词库,非常方便。背单词时无需观看单词课程,浪费时间。单词需要每天背诵,直至考试当天。
2.2.2长难句部分
长难句部分,我直接从3-5月开始学习。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考虑田静老师的语法课程。长难句课程推荐宋智鸣老师的《秒懂长难句》。
2.2.3阅读部分
阅读部分可以从5月开始,不必过早开始。
阅读课程推荐唐迟老师的课程。唐老师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但不需要全部观看,只需选择一节即可。阅读部分不要接触模拟题,以免解题思路受到干扰,也不需要阅读额外的外刊,只需专注于真题。前期可以一篇一篇地练习,暑假时可以每天完成一套阅读题,并控制时间。对错题进行反推,理解出题老师的思路。
2.2.4三小门部分
翻译、新题型、完形填空统称为三小门,整体难度较小,建议从10月份下旬开始,后期通过历年真题的训练,达到极低的错误率,性价比较高。
2.2.5作文部分
作文部分可以从11月开始准备,不要晚于12月。
推荐周思成老师的作文课程和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籍。作文部分需要在考试前背诵大量素材和模板,并整理出自己的模板,确保能够默写。在考场上,自己写作文的风险很大,因此大部分考生都会提前背诵模板,然后在考场上根据主题默写。当然,模板套用要灵活,不能生搬硬套,平时就要练习如何套用模板,最后熟练掌握。
2.3政治
政治部分不需要过早开始,大约8月开始学习即可。政治投入高,回报相对较少,性价比不是很高,因此不需要在此方面投入过多时间,可以将时间更多地放在其他三门课程上。
2.4专业课
材料专业的专业课因学校而异,初试科目也有所不同。我报考的是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839方向,使用的专业课书籍为上交版的《材料科学基础》。报考其他学校的同学可以参考学校官网提供的参考书目。
北京理工大学839方向的专业课题型主要包括判断、选择、填空和综合论述,没有计算题,考察内容较为详细,侧重于细节。需要对《材料科学基础》这本书有熟练的掌握,专业课的整体考研难度不大,大约在4星左右。
2.4.1前期阶段
在考研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提前着手准备专业课显得尤为重要。我的专业课备考是从5月份开始的。初期,我观看了西工大老师的视频课程,对课本内容进行了全面复习。这个阶段,我主要构建了专业课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对不懂的知识点反复学习,并通过网络资源和大学老师的指导来解决疑惑。
进入中期阶段,暑假期间我开始对照辅导资料进行背诵。我购买的是才子考研的专业课书籍上下册。我会将课本上和市面上专业课资料中涉及的知识点勾画出来,然后反复背诵。背过两三遍后,我会写下专业课的框架结构,并在后期通过这个框架来背诵知识点,使知识更加系统全面。
到了冲刺阶段,最后一个月,我会集中精力复习之前记忆不牢固的内容。背诵虽然枯燥,但必须坚持。以北理839方向的专业课考试为例,计算部分较少,大部分内容需要背诵,因此对背诵能力的要求较高。
关于复试经验,由于xx原因,北京理工大学近三年来都采取线上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口语和听力(20%)、专业知识测试(40%)、综合能力测试(含科研潜质、表述能力、目标志向、心理素质等40%)。
每位考生的网络复试时间不少于35分钟,各部分时间分配如下:自我情况介绍(以PPT方式)不多于5分钟、外语口语和听力不少于10分钟、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不多于15分钟、综合能力测试(含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等)不少于5分钟。
考生以PPT(提前准备)方式介绍5分钟,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本科期间专业学习情况,参加科技创新或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毕业设计或工作经历、专业优势和个人兴趣,以及今后目标志向等方面情况(不限这些方面,但不能超时);考生从专业知识题库中随机抽取至少三道题目并进行回答,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专业知识试题尽可能是综合性、开放性能力型试题;专家围绕考生基本情况介绍和专业知识回答情况进行提问,考生进行口头回答,时间不少于5分钟;复试专家从事先准备的外语题库中抽取试题用外语进行问题,考生用外语回答,测试考生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时间不少于10分钟。
初试、复试加权计算考生总成绩,初试占60%,复试占40%,拟录取名单按照总成绩排序确定。复试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未达到60分不予录取。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60%+复试成绩×5×40%"。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复试较为严格,复试参考书目较多,839方向给出的复试书目有《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材料物理与力学性能》和《固态相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专业题提问环节的题目偏向综合、新颖和应用。
在考研过程中,调节心态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找到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机倾诉。这个人应该能理解你,愿意倾听你的感受,并给予安慰。合适的时机可以在大家空闲且放松的时候,如吃饭、锻炼、临睡前。
二、提高效率,不纠缠细节。不要纠结于某道题不会或者多休息半小时等小事,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完成每日任务,关注自身。
三、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合理的身心状态。对于考前失眠,要接受这是大脑在应对大事时的正常反应。蔺教授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与平时一致的状态是应对考试的最佳方法。
在考试中遇到紧张情况时,可以尝试以下瞬时减压方法:
呼吸放松法:深吸气,内心默数“5、4、3、2、1”,感受空气进入肺部,肺泡鼓起,胸膈膜向下,肚子鼓起……然后暂停两到三秒钟,增加紧张感,接着慢慢呼出浊气。使用呼吸放松法3次就能达到放松效果,6次以上效果更佳。
正念练习法:关注当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复习的内容和题目上,抛开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分享合肥工业大学土木水利考研经验:
在院校选择方面,要清楚了解学校的报录比、近几年的考试情况和学校的复试风评。选择专硕还是学硕时,要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初试准备方面,英语学习可以优先开始,以背单词为主,推荐使用乱序版本的《恋练有词》。在背诵单词的同时,可以搭配长难句进行解读,使用《考研圣经》或《考研真相》等书籍。在网课选择方面,推荐唐迟老师的逻辑阅读法和宋逸轩老师的完型及翻译课程。
关于数学学习:
数学往往是多数同学的难题,尤其在考研中显得尤为挑战,但关键不在于题目的难度,而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数学学习必须确保每日或整体的计算量,否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汤家凤老师的课程,若能习惯其口音,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汤老师的讲解细致入微,适合基础薄弱或需要打基础的同学,同时也能通过其课程构建解题思路。不过,不建议购买汤老师的模拟题,1800题则值得一试,虽然题量庞大,但我仅完成了前两部分,但确实有助于基础巩固。
武忠祥老师的17堂客课程每年都颇受好评,适合在基础稳固后拓宽思路,许多题目都有多种解法,且原理清晰,强烈推荐。
张宇老师的课程以其难度著称,若基础扎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张老师擅长构建框架,这种教学方式我很喜欢,尽管有些题目可能过于抽象,不太适合所有人。至于线性代数,永乐大帝李永乐老师的讲解细致深入,首推之选。
在习题集方面,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660题/330题都很受欢迎,李林老师的880题也可一试,张宇老师的1000题则需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我个人都尝试过,难度排行榜大致如下(从高到低):1000题 > 1800题 > 880题及660题和330题。这个难度排序也考虑了时间因素,1800题题量大,耗时较长,因此排在前面。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至于真题,强烈建议优先刷近15-20年的真题,至少二刷,如有时间,可再往前追溯。模拟卷方面,推荐李林的6+4,张宇的8+4难度较高,李永乐老师的卷子因武忠祥老师的关系暂不推荐。
关于政治学习:
政治学习不必过于紧张,时间充裕的可以在八九月开始,时间紧迫的十月也开始不迟。需要注意的是,考前必须大量刷选择题,首选肖秀荣的四套八套卷,腿姐的3套也可,徐涛的8套卷难度较大,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选择题是政治中的关键拉分项,必须重视。总体而言,肖秀荣、徐涛、腿姐的差别不大,我选择的是肖秀荣,因其名声和积累。大题方面,正常背诵押题即可。如果时间早,可以看视频学习,马原方面推荐先听网课理解原理,其余部分以背诵知识点为主。
主要时间分布如下:10月前可参考各位老师的网课梳理基础课程,刷题可选肖秀荣1000题,徐涛的优题库也是不错的选择,争取在10月前梳理出政治的基础框架。
接下来的时间进行二刷,重点针对错题理解,同时配合强化课程。思维导图等工具可视个人情况使用。11月开始关注时事政治总结,并开始选择题模拟卷的刷题工作。12月集中背诵肖四,务必背得滚瓜烂熟。
专业课方面,我选择了《岩土于结构力学》。
参考书如下:
(1)张延庆等,《结构力学》(上下册)(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龙驭球、包世华、袁驷,《结构力学教程 I、II》(第 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合编,《土力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李广信、张丙印、于玉贞,《土力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土力学》相对简单,但细节知识多,不要轻视。我在初试前主要精力放在《结构力学》,因此专业课分数未达预期,失分主要在《土力学》。《土力学》不要过早复习,背诵部分多,计算题简单但细节易失分。
《土力学》重点章节和题型包括:
1. 土的组成(选择题)
2. 土的物理性质和分类(计算题)
3. 土的渗透性及渗流(计算题)
4. 土中应力(计算题)
5. 土的压缩性(计算题)
6. 地基变形(计算题)
7. 土的抗剪强度(计算题)
8. 土压力(计算题)
9. 地基承载力(简答题)
10. 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选择题)
11. 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特性(相对不重要)
《结构力学》重点章节和题型包括:
1. 熟练掌握静定结构分析
2. 熟练掌握超静定结构分析
3. 熟练掌握结构动力学基础
4. 熟练掌握矩阵位移法
5. 熟练掌握结构稳定分析
结构力学22届考的全是计算大题,包括静定结构、力法、位移法、结构动力学、矩阵位移法、结构稳定分析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2届考了多年未考过的结构稳定分析的能量法。
关于复试准备:
合肥工业大学对第一志愿考生保护很好,也很公平,无需担心负面问题。22届复试线于3月21日公布,城市建设学部27日开始复试,一天结束一志愿复试,4月2日公布一志愿拟录取名单。
复试流程包括自我介绍(中文、英文)、专业名词翻译、英语句子汉译英、英译汉。除初试所选课程外,随机抽取4门课的问题,最后是专业课老师的综合面试,包括专业课问题和非专业课问题。
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直接运用整理完备的资料是非常推荐的。面对内容繁杂的初试科目,尤其是四科初试未涉及的部分,全面掌握参考书的难度相对较大。资料准备的重点应放在简答题上。
尤为关键的是,考生必须保持谦逊而自信的态度,与考官的交流要大方得体,而且绝对不能迟到。要坚信老师们都是出于对学生深切关怀而辛勤工作的。
最后,学弟学妹们要牢记,我反复强调的一点:切勿急功近利!脚踏实地,稳步前进,是考研路上最宝贵的策略。
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学习的政治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考研生活,这样的经历对我帮助极大。现在,我将这个方法传授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在经历挫折和痛苦时,看到前方的希望之光!
以下是几所考研培训机构的信息:
1、中公考研
中公考研为不同专业的考研学子提供针对性服务,设有热门专业课项目部,专门研发课程,为考生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专属课程产品,以弥补考生课堂知识的不足,逐步提升考生在竞争中的优势。
2、海文考研
海文考研隶属于北京万学教育集团,作为考研培训行业的先驱,口碑良好。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招录考试和职业发展等领域均有出色表现。
3、启航考研
启航考研自1998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成为大学生教育服务机构,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考研辅导领域的知名品牌。在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等科目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4、新东方考研
新东方考研网作为专业考研网校,提供线上考研培训班、考研辅导班、考研网络课程等,同时提供最新的考研报考、备考、真题解析、复试调剂等资讯。
5、环球网校
环球网校成立于2003年,提供建筑工程、财会经贸、职业资格、医药卫生、外语考试、教师公考、考研学历、IT技能等八大类上百个考试项目的在线录播、直播课程,并出版相关教材教辅,成为学员备考必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