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节特岗笔试地点在哪
1、毕节八中: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天河东路49号;七星关区思源学校:坐落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学院路;七星关区实验中学:设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惠泉路138号(原毕节卫校);七星关区第一实验学校: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麻园路;
2、毕节二中:地处毕节市七星关区文峰路65号;毕节六小: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双井路43号;毕节梁才学校:设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瀚林路;毕节东辰实验学校:坐落于毕节市七星关区迎宾村(海子街碧海大道七星关区公安局旁);
3、毕节四中: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环北路南;毕节六中:设在毕节市七星关区贵毕路头步桥;毕节市实验学校: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望湖路15号;毕节四小:设在毕节市七星关区公园路56号;毕节五小: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毕南路16号;
4、毕节兰苑中学: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南环路85号(市三医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设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洪山路(原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市民族中学: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拥军路31号;
5、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旨在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
6、引导和激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7、2020年中央“特岗计划”实施范围与2019年相同,具体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地区原“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
8、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数民族县。
9、主要包括下列地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二、2022毕节织金考特岗美术老师今天有多少人进入面试
共有150人。根据毕节市2022年“特岗计划”教师招聘面试成绩的公告,2022年毕节市特岗美术教师共计划招聘15人,其中织金县通过特岗美术老师考试的有150人,至2022年8月10日,织金县已有150人进入特岗美术老师的面试环节。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
三、2014年贵州省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贵州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招聘工作依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教师发〔2014〕113号)精神,制定招聘办法。
(一)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
1.主要面向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招聘部分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2.取得相应学科类别教师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报考人员所学专业需与报考学科一致或相近,年龄要求在30岁以下(1984年5月1日后出生)。报名者需同时满足教师资格条件及招聘岗位要求。
3.针对已取得2014年“硕师计划”研究生免推资格的38名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省教育厅将根据研究生入学面试成绩、本人意愿及生源地等因素,推荐到部分实施县,“硕师计划”指标包含在实施县的国家“特岗计划”初中岗位指标中。
(二)县“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
1.主要面向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往届本科和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可招聘少量取得相应学科类别教师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往届非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年龄要求在30岁以下(1984年5月1日后出生)。
2.取得相应学科类别教师资格、年龄在30岁以下(1984年5月1日后出生)的全日制普通中等师范学校应往届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只能报考小学岗位)及成人高等学校脱产学习的本、专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报考学科须一致)是否列入招聘对象,由各市(州)自行确定。
以上第1类报考人员所学专业需与报考学科一致或相近。
3.报名者需同时满足教师资格条件及招聘岗位要求。
国家“特岗计划”面向全国招聘;县级“特岗计划”招聘生源地范围由各市(州)自行确定。在编教师(含2011、2012、2013年的特设岗位教师)不能报考。
国家“特岗计划”指标10100名、县“特岗计划”指标1995名,安排在遵义县、务川、正安、凤冈、道真、桐梓、习水、湄潭、赤水、余庆、绥阳、西秀区、镇宁、平坝、普定、关岭、紫云、都匀市、独山、三都、惠水、罗甸、长顺、贵定、平塘、瓮安、龙里、荔波、凯里市、黄平、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丹寨、镇远、碧江区、江口、德江、石阡、思南、沿河、印江、松桃、万山区、七星关区、大方、黔西、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百里杜鹃风景区、六枝、水城、钟山区、兴义市、望谟、贞丰、册亨、安龙、普安、晴隆、兴仁70个县。具体指标分配详见附表2。
(一)教师招聘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
(二)优先招聘报考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
(三)招聘的教师安排为何种计划类别(指国家、县“特岗计划”)的特设岗位教师,由市(州)、县教育局根据报考者条件和岗位需求确定。在国家“特岗计划”指标招聘范围内,原则上优先安排招聘的本科生为国家“特岗计划”教师。
(四)为加强我省双语教育,各民族自治州、县要根据当地农村学校对双语教学师资的需要,在县级“特岗计划”小学岗位招聘面试内容中,可加试民族语言,并计入面试总成绩,具体分值由各民族自治州、县自行确定。
(五)招聘的教师安排在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农村中小学校(含村小、教学点)。“硕师计划”研究生安排在农村乡(镇)初中。
特设岗位教师招聘按照公布招聘岗位、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录取、签订合同、培训等程序进行。
招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招聘符合报考条件(含国家“特岗计划”和县级“特岗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第二阶段招聘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第一阶段招聘结束后,公布第二阶段招聘岗位,进入第二阶段招聘。
招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第一阶段的考试免笔试,只设面试;第二阶段的考试设笔试和面试。笔试由省统一组织。笔试的考务、阅卷、成绩统计,以及面试、体检和录取等工作由市(州)教育局负责组织。
第一、二阶段报名均采用先网上注册报名,然后现场审核确认的方式进行。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阶段报名时间内登录“特岗计划教师招聘网”( ),点击“我要报名”→“马上注册”→“选岗报名”→提交报名表成功后,下载《特岗教师报名表》并打印。同时,在“贵州教育网”下载、打印《贵州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报名表》(见附表3)并填写。
(一)第一阶段招聘(免笔试人员的招聘)
“网上注册报名”时间:2014年5月4日至6日。
“现场审核确认”时间:2014年5月7日至8日。
符合本阶段报名条件的人员,完成“网上注册报名”(“硕师计划”研究生须在本阶段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注册报名)后,在“现场审核确认”时间内,携带以下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由报名点留存)至报考县所属的市(州)教育局报名。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报考县有户籍要求的,须提供户籍证明材料)。
(2)应届毕业生的学生证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
(3)填写好的《贵州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报名表》和本人近期同底1寸免冠照片3张。
(4)“网上注册报名”成功后打印出的《特岗教师报名表》。
报考者经资格审查合格后,进入面试程序。对资格审查合格者,“特岗计划”县须建立报考档案。
面试时间:2014年5月10日至12日。面试总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面试的具体办法及评分标准由各市(州)拟定。
体检时间:2014年5月13日至15日。各市(州)教育局按国家、县级“特岗计划”的类别,以招聘数的1:2比例,分学科在面试成绩合格者中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人员。体检在市(州)教育局指定医院进行。
面试及体检均合格者方可进入录取程序。录取原则按照填报志愿及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符合免笔试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在报考县落选的,由市(州)教育局根据其填报的第二志愿在本地区所辖“特岗计划”县及时进行调剂。根据各地调剂后的岗位缺额情况,在省的协调下,各市(州)可对符合国家“特岗计划”招聘条件的落选考生,根据其调剂志愿进行跨市(州)调剂。
被录取者(含“硕师计划”研究生)须在市(州)规定时间内与“特岗计划”县签订聘任合同。“硕师计划”研究生在签订聘任合同时,须提交“现场审核确认”时需提交的所有材料。凡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聘任合同的“硕师计划”研究生,视为放弃“特岗计划”和“硕师计划”录取资格。应届毕业生在开学报到时仍未取得毕业证的,其签订的聘任合同自然解除。
5.上报和公布第一阶段招聘录取签约名单
市(州)教育局须于5月20日前完成第一阶段招聘的录取签约工作。5月23日前须将本市(州)第一阶段录取签约名单(样式见附表4)和本市(州)“特岗计划”第二阶段招聘岗位数(按附表2格式)以电子邮件形式报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经省审核后于5月26日后在贵州教育网公布。
“网上注册报名”时间:2014年5月28日至30日。
“现场审核确认”时间:2014年6月3日至4日。
符合本阶段报名条件的人员,完成“网上注册报名”后,在“现场审核确认”时间内,携带以下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由报名点留存)至报考县所属的市(州)教育局报名。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报考县有户籍要求的,须提供户籍证明材料)。
(2)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证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
(3)报考县级“特岗计划”的应往届非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的教师资格证;经市(州)同意全日制普通中等师范学校应往届师范类专业和成人高校脱产学习的本科、专科毕业生报考县级“特岗计划”的,须提供教师资格证和毕业证书。
(4)填写好的《贵州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报名表》和本人近期同底1寸免冠照片3张。
(5)“网上注册报名”成功后打印出的《特岗教师报名表》。
报考者经“特岗计划”县教育局资格审查合格后,取得考试资格。
“特岗计划”县进行资格审查并签署意见后,须建立报考档案(录用后,此档案将进入“特岗计划”教师个人档案),并将初审合格人员名单(含加盖公章的文本、Excel电子表格,样式见附表4)报所属市(州)教育局。市(州)教育局汇总审核后,将初审合格人员名单连同本地区考务安排于6月6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6月7日后,省教育厅在贵州教育网公示初审合格人员名单,并公布各地提供的考务安排,供报考者查询。
6月9日后,资格初审合格人员可在“贵州教育网”查询具体考务安排,并在“贵州教育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4.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和面试总分均以100分计,并按笔试成绩占80%、面试成绩占20%计算考试总成绩;考试总成绩按100分计算,即“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80%+面试成绩×20%”。
笔试内容:笔试试题不分初中和小学,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音乐、美术、体育、政史类、生化类命题。报考政治、历史、思品、心理健康、特殊教育学科的考生考政史类试题;报考生物、化学、科学、劳动技术、综合实践学科的考生考生化类试题;报考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考生考数学试题;报考舞蹈学科的考生考音乐试题。每套题总分100分,其中专业知识70分,教师综合素质30分。专业知识含高中(中师)至大学阶段专业基础知识,以大学阶段知识为主。教师综合素质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大专阶段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的国内时事政治。
笔试时间:6月14日上午9:00至11:30。
笔试地点:全省设8个考点,报考者必须同时持准考证、身份证至第一志愿报考县所属市(州)政府所在地参加考试。
笔试成绩与面试人员名单公布:笔试成绩由各市(州)教育局统计汇总,并按国家、县“特岗计划”的类别,以招聘数的1:2比例,分报考学段、学科,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员。
市(州、地)教育局须于6月20日前将所有报考人员笔试成绩及面试人员名单以电子邮件形式(样式见附表4)报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考生可凭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于6月23日后在“贵州教育网”查询。
凡未被确定为面试人员的报考人员,应随时关注网上有关面试人员的增补信息,以便及时递补面试。
进入面试范围的报考者须在“特岗计划”县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面试。面试前须接受资格复审,复审合格后方可参加面试。复审须提供报名时所交材料的原件。面试的具体办法和评分标准与第一阶段招聘相同。面试的具体安排可在贵州教育网查询。
面试须于6月27日前完成。未进入面试名单的人员按规定程序候补。
参加体检人员按“特岗计划”县分报考学段、学科,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招聘数的1:1.5比例确定(当考试人数低于招聘数时,则全部进入体检)。体检在市(州)教育局指定医院进行。体检须于6月30日前完成。
录取须在面试和体检均合格的人员中,按“特岗计划”县分类别(指国家“特岗计划”和县级“特岗计划”)、报考学段、学科,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进行。报考者被录取后须与“特岗计划”县签订聘任合同书。凡未签约的,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录取和签约工作须于7月5日前完成。
7.上报和公布录取签约人员名单
市(州)教育局需在7月8日之前,将经过第一、二阶段汇总审核的录取签约人员名单(包含加盖公章的文本、Excel电子表格,样式参照附表4)以邮寄和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至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省教育厅审核无误后,将于7月10日在贵州教育网上进行公示。
已签署聘任合同的人员(包括“硕师计划”研究生),应在8月28日之前参加省统一组织、市(州)教育局具体实施的岗前培训。具体培训时间由各市(州)教育局自行安排。培训合格者,由市(州)教育局颁发《2014年特岗教师报到证》。被录取人员需携带《2014年特岗教师报到证》,按照“特岗计划”县的规定时间报到,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聘用资格,“特岗计划”县可依据聘用合同追究其责任。
(一)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教育局必须确保完成今年的招聘任务。在招聘过程中,若出现签约后未到岗的情况,须按照本招聘办法及时进行补录。
(二)报考人员必须对提供的证件、证明材料及个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在招聘过程中,若发现以下情况之一,招聘单位可取消其报考资格,直至解除合同:
1. 有犯罪前科、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或有其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
2. 伪造有关证件、证明材料或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三)特设岗位教师招聘的相关信息将及时公布在贵州教育网,报考者应密切关注网上信息,并保持通讯畅通。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联系电话:0851-5283622。
遵义市教育局人事科联系电话:0852-8222836。
安顺市教育局人事科联系电话:0853-3223428。
黔南州教育局政治处联系电话:0854-8280305。
黔东南州教育局师范科联系电话:0855-8503590。
铜仁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科联系电话:0856-5223763。
毕节市教育局师范科联系电话:0857-8224396、8229479。
六盘水市教育局人事科联系电话:0858-8202806。
黔西南州教育局师范科联系电话:0859-3223554。
省教育厅和各市(州)、县教育局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招聘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应聘者如发现招聘过程中有违规违纪现象,可向省教育厅或有关教育局纪检监察部门投诉。
省教育厅纪检监察室投诉电话:0851-5282945。
附表:
1. 贵州省2014年硕师计划与特岗计划结合实施推荐人
2. 贵州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
3. 贵州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
4. 贵州省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