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班的效果如何?每年暑假,众多家长都会咨询:老师,这个暑假我应该给孩子报名哪种补习班呢?老师,这个暑假我应该怎样安排孩子的学习才算最好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近期,广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的一项针对中小学补课的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主动要求补课的比例相当高,两项相加后,高中生的比例接近80%,初中生的比例接近70%,小学生的比例甚至超过了85%南京理工大学机械专业考研经验分享我从3月6号回到学校就开始准备考研,说实话,虽然一进大学就应该准备考研,但我一直没有收集考研信息,总是逃避努力。我就是不想离开舒适区。而且在家里我根本无法学习。结果回来一看,比我早两个星期回来的舍友已经学了很多,我也无法形容那种状态,就是一下子就进入了考研状态。考研这件事一定要下定决心。并不是说你的生活全部都是考研,而是说态度上要端正。不要想着偷懒走捷径。不会就是不会,不会一定要搞懂。按最能提升效率的方式去学习等等。一定要下定决心!!!!!!!!先来说一下我自己,我是南京某民办独立院校机械专业的学生,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三本。结果最后考研成绩出乎我的意料,我的初试和复试排名都是前十。下面我就以各科来分别介绍我的经历。数学(75分)其实说来惭愧,数学是我准备时间最长的科目,结果最后考了这个分数,实在是不应该。3-6这个阶段我是在打基础。本来以为我高数考得很好,数学应该没问题,结果看了题就傻了。过去两年什么都没忘,还需要从头开始学。我一开始看舍友都跟的汤家凤,我就买了汤家凤的资料。我从这里开始犯了一个大忌,进度太快,我看舍友都复习到第三节了,就开始赶进度,想着两个月就学完高数。导致基础不牢,在后面学习的时候还要去翻书看视频。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去赶进度,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今年的试卷也印证了我的说法。另外这段时间其实还有很多课,还不能把重心全放在考研上,毕竟大三下学期我有6节课。另外说一下线代和概率,线代我是跟的李永乐,因为大家都在跟我就跟了。其实我建议大家不用上来就听课。因为线代是一门极其特殊的课程。它的思考方式有别于高数和概率。这里我要着重批评一下课本。没错,就是同济编的那本紫皮书。也是对大学教材的一种批判,上来就是公式概念糊脸,然后就是例题,解析。比如第一章就是行列式,什么定义也没给,就是让你算行列式的值。如果学生不去查能知道行列式代表线性变换前后面积的变化吗?这种教学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才怪了。我这里建议大家先去B站看看3Blue1Brown的视频,对你会有很大的启发(一定要关弹幕,自己思考)。把我从一个厌恶这门课的人变成崇拜这门课的人。看完之后再去看李永乐或者其他老师的课会豁然开朗,这就是我关于线性代数的建议。至于概率论,我推荐余丙森,没啥好说的。还有一点,进度也不要太落后,因为专业课和政治都是暑假开始,一下子有4门课要复习。要尽量留出富裕时间,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打疫苗,后天会不会实习。像这些小事非常能消磨你的精力以及打破你的计划。暑假这段时间是考研的黄金时期,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对数学进行强化。好让你对接下来的真题做好准备。在暑假我就换了老师,我选择了武忠祥。我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甚至后悔一开始就不该跟汤家凤。不是说汤家凤不行,而是相比于他,武忠祥更适合我。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老师,没必要去随大流。可以每个老师都去听一听,选择适合自己的。我就开始用高数辅导讲义。要我说这本书是真的好,完全可以代替课本。开学之后我就开始做真题了,我当时还买了1986-2003的真题,现在想来不需要。把2004年之后的真题做透就好了。还有,网上说奇数年简单,偶数年难。历年的平均分也似乎印证了这个观点。我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但无所谓。考研不是通过性考试,是选拔性考试。你能不能考上取决于你报的学校那个专业的排名。做好自己,考研大部分还是中低档题,难题大家都不会。不要看网上什么几几年真题做了多少分,真题其实有很多题都在辅导材料的习题册和例题中,所以真题其实检验不出来你的效果。真正能检验效果的就是考场上那一张试卷,其余都是放屁。还有,最好买答题卡,在答题卡上作答,淘宝上很便宜,花不了多少钱。因为有的题目答题区域不够用,比如线代的大题,可能就要省去一些步骤。这些不可能考场上在考虑,你不可能举手让老师给你换一张答题卡,咋办,时间一分一秒的变化,你会发抖,抓耳挠腮,刚刚想出的思路可能就没了。这些因素都要考虑,所以最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买成旧版的了)。进入了11月就要冲刺了,这段时间会有大量的模拟卷出来。我的建议是可以适量地做,但是不要搞题海战术。错题错了不能就错了,一定要知道自己为啥做错。还有,数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冷门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你又不能不看,谁知道会不会考到,一道选择或者填空就是5分呀,太肉疼了。我建议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如果时间不够了就战略性放弃。还有一定要回归课本,因为考研都是新的题型,自认为遍历所有题型,然后到考场就傻眼了。英语(73)我的英语其实一直都不差。但我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懂语法,完全就是靠着语感和单词。3-6这段时间我在背单词,只要你单词够了,其实不懂语法也是可以的,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从3月到12月我一直都在背单词,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一定要挑选适合自己的。我一开始买了词汇书,厚厚一本,想着一天背多少。背了一周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所以我选择手机软件来背单词,背单词的应用有很多,我也不一一推荐。我用的知米背单词,因为他简洁没有广告,而且不要钱。我也尝试过去学语法,看了刘晓燕的语法课,记了很多笔记,结果根本用不上。所以我放弃了语法学习。暑假我就开始做阅读了,从2003年开始,一天两篇。我其实买了考研真相,知乎上总有人在争考研真相以及黄皮书哪个更好。我的个人意见是哪个都不需要,看着唐迟的阅读课就可以了。这么多行字去解释答案我看的眼都要花了,我是看不下去。在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也开始了小四门,我感觉不是多难,还行。开学之后我开始做第二遍真题,因为已经和第一遍隔了一段时间了,对答案的记忆模糊了。我建议和第一遍要对比一下,看看自己错两遍的题有哪些。单词也是继续背。冲刺阶段其实要开始弄大作文和小作文的。说来惭愧,我大作文和小作文其实没有准备多少,在考前匆匆找了几篇范文去背了背,作文一直是我的弱项,我到考前还在逃避。结果瞎猫碰见死耗子,我背的小作文第一篇就考到了,大作文的看图也没有设弯子,我在考场上大呼幸运。PS:有些人抱着考研的同时把英语四级或者六级给过了,其实我告诉大家,我6月考的六级还没有12月考得高。为什么,因为你已经熟悉了考研的题型以及方法,而12月的四六级处于冲刺阶段,你是绝对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去练四六级的题型。而且听力我想也是大多数人的痛点,考研又不考听力,怎么可能考高。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政治(73)政治是最好速成的,很多人建议开学之后再开始也来得及。甚至有的人说冲刺再看也可以。我没有听他们的,我在暑假就开始看徐涛的课,配合着肖秀荣的1000题,看一章做一题。晚上回寝室睡觉前看,全当是助眠以及放松了。因为考研政治50分是客观题,你主观题写得再好能拉开多少差距。就看你的单选和多选了,尤其是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开学之后我开始做第二遍1000题,1000至少做两遍,不然根本记不住。
步入12月,肖四肖八教材理应问世。实际上,在淘x上已有不少提前预订的版本,宣称可优先发货。然而,实际上差别并不大,我的同学在发售后才购买,却比我预定的版本更早收到。对于肖八,建议将客观题全部背诵,而分析题则不必过分追求。至于肖四,则需全面掌握,试卷的排列顺序也反映了其重要性递减。在此,我建议大家只需专注于背诵肖四,无需依赖机构整理的资料,因为那些机构为了抢首发,实际上并未仔细核对,其中不乏错别字和遗漏的句子,我当初就因此吃了亏。今年许多人声称肖四“翻车”,未能押中题目,甚至反押题。但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他们未能正确理解肖四的使用方法。肖四实际上是一个内容库,背诵后能够灵活运用,不至于在考试中一无所措。每年的热点问题众多,年年能压中题目,那才真是奇了怪了。
另外,肖四的出版并不算早,离考试只剩不到半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其他三门课程也不能忽视,尤其是专业课中的举例题和填空题,需要提前开始背诵。拿到教材后,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关于专业课机械原理808(约128元),我在暑假就开始了专业课的复习。首先,我系统地学习了这门课程,相信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已经学过。然而,我认为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某些难点和章节,或者只是浅尝辄止,期末考试也不涉及。808的考试范围涵盖了整本书,矢量图法和反转法是许多人的薄弱环节,掌握这些难点并非易事。我建议复习完一章后,就去做真题,以了解老师的出题方式和考察难度。不同学校的专业课差异很大,不做真题怎能知晓?关于真题,还有一个问题是错误。不论哪家机构的真题,都可能会有错误。这可能会对复习造成干扰,但只要知道错误所在,就可以针对性地纠正。因此,我建议在答疑群中多提问,多参考答疑群的内容。
开学后,我开始做第二遍真题。为了便于第二次做题,我第一次使用铅笔。建议大家将大题写在白纸上,因为答题卡就是一张白纸,而且尺规作图非常重要。现在有些人为了省事,看答案时直接在答题卡上作图,但到了考场却不熟练,题目又那么多,该怎么办?而且答案有时并不按照比例画图,或者过于粗糙,到了考场这样作图会扣分。写在白纸上,之后复习时还能看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
冲刺阶段,我开始做第三遍真题。没错,真题做得越多越好。这一次,我使用了答题卡。南京理工大学的题型分布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每道题的位置基本上也是固定的。每道题所占的空间都是有考量的,虽然不至于不够用,但这也是良好的应试习惯,让老师批改起来也更舒心。
此外,一定要将教材研究透彻,一页一页,一句一句地阅读,将每一个公式都弄懂。当你真正用心去研究时,会发现其实并不是很难。如果有些机构或方法实在不会,可以上网搜索视频,以更好地理解。
初试重要时间点:
南京理工大学今年还禁止使用计算器,这是我在网上咨询后才确认的,否则在看到准考证时一定会崩溃。预报名实际上是一种测试,当天人特别多。如果预报名了,正式报名时就不需要再报了。一定要核对各种信息。报名结束后,会有一个网上确认环节,就是拍照和出示学生证,千万不要忘记,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忘记这个环节而失去了考试资格。
每个省都会有网报公告,江苏是在9月23日公布的。这个公告有什么用?它决定了你的考点。例如,我在南京要考南京理工大学,就必须到南航去考试,所以在9月份我就预订了酒店。如果到了12月再订,估计价格会翻倍,还不一定能订到。至于有些地方可能会由考试院进行分配,那么考试地点就只能等到准考证打印时才能确定,所以就需要熬夜打印准考证,并立即预订酒店。
初试考试第一天:
我提前一天就到了酒店,我预订的酒店离南航不远,走路只需5分钟。旁边就是夜市,还有一家肯德基。考前一定要去踩点,规划好明天的路线。那两天天气特别冷。那天晚上我没睡好,想着高考时都能睡好,没想到这次却不行。人在一定压力下是可以睡不着的,早上很早就自然醒了。说来搞笑,那几天我干的最多的就是去厕所,担心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会拉肚子。早上最好吃面包,方便快捷。一群人浩浩荡荡拿着肖四在排队,场面非常震撼。结果我发现我排错了队,不知道南航对面的正德学院也是考点,幸好我及时发现。查验完健康码、行程码和身份证后,我就进入了考场。
第一场考的是政治。我的选择题做得很快,但看到分析题时还是慌了,肖四没押中怎么办?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写,总不能不写吧。政治的答题卡是空白的,最好不要花时间去画横线,因为时间很紧张。因为我之前没有模拟过政治,所以我感觉为什么怎么也写不满,手都写酸了,才写了一半。所以平时也应该去抄一下肖四,习惯大批量书写。还有半小时的时候,我实在写不下去了,手太累了,而且根本憋不出来话了。在那个时候,我脑子里突然想起了吃饭,有几万人等着吃饭,吃饭岂不是很困难。所以一交卷,我就冲出学校,在手机上提前订好肯德基,骑共享单车冲到肯德基。当时店里已经爆满,幸好我去得早。酒店订得近的好处就是中午可以好好休息。想象一下,上午集中精力3小时,如果不午休的话会很累。但是中午我也没睡着,只是眯了一会儿。但是比不休息好多了。
第二场是英语。我没有遵循网上推荐的顺序,我就是顺着题号的顺序去做,我做得很快,真的很快。做完的时候,离考试结束还有45分钟,没什么可说的。
晚上还是没睡好。因为复习不下去,我还去逛了夜市,我心真大。早上还是紧张到自然醒了。
第三场是数学。拿到试卷一看,还以为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不对。我当时真的很紧张,但想到“把基础分拿到就行”这句话,就跳过了很多题,先做会做的题。结果也没考好,我也认了。还有我在考前一直担心草稿纸会不会不够用,其实发的草稿纸很大一张,完全够用,不够也可以去要,但我建议还是省着点用,而且提前折好,方便后续检查。
第四场是专业课。其实我已经快坚持不住了,两天都没睡好,加上早上精力的过度消耗。专业课需要自己拆信封,千万不要拆烂了。我也是做得很快,多亏我平时演练得多。到结束前我还有30分钟,但我实在是坚持不下去,我在最后几乎是靠毅力在支撑,我感觉我随时会瘫软在地上,所以提前15分钟就封好了信封。
其他经验:
1. 加入群,有些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比如不能用计算器这种消息。
2. 我建议大家暑假留校,因为没有多少人回家能抑制住自己。
3. 远离手机,用物理的方法去远离手机。用老年机我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买了一个手机支架,放在桌子侧面,至少我眼睛看不到。
4. 一定不要焦虑或急躁,要保持冷静。
5. 不要被网上那些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吓到,重要的是有效学习时间。我一天的学习时间是8:30-12:00、14:00-17:00、19:00-22:00,算上休息时间,一天最多也就8-9小时。那些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认为一定是外星人。
6. 再简单也不要轻敌。我有一个朋友考的是兰州的大学,官网都给出了样题。结果考试题型和样题完全不一样,最后没有考上。
7. 游戏也不是不能玩,偶尔玩玩也不是不可以。人是需要放松的。
在寻找考研真题时,可以选择去学校的打印店或服务部等地方,一般这种地方都会有本校的考研真题。此外,在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找到本校的考研真题,而且一般图书馆都可以免费打印,这样就省去了打印真题的费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长学姐要往年的考试真题,或者想要考其他学校,也可以去其他学校借一些学长学姐的考研真题。
注意事项:
1. 决定是考本校研究生还是外校研究生。相对而言,外校的研究生比较难考,但每年也有很大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考到了更好的学校。当然,学校越好,一般发展平台也越大。但是,本校生的优势是可以提前了解导师、联系导师,并且考研难度小很多。
2. 选择好导师。高考时要选择一个好的学校,而考研时要选择一个好导师。当然,如果能在一个好的学校选择一个好导师是最好不过的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 决定是考本校研究生还是外校研究生。相对而言,外校的研究生比较难考,但每年也有很大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考到了更好的学校。当然,学校越好,一般发展平台也越大。但是,本校生的优势是可以提前了解导师、联系导师,并且考研难度小很多。
2. 选择好导师。高考时要选择一个好的学校,而考研时要选择一个好导师。当然,如果能在一个好的学校选择一个好导师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追求学术巅峰的道路上,考研无疑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途径。据百度百科-考研显示,近年来,考研的热潮逐年升温,越来越多的学子投身于这场智力与意志的较量。
为了深入了解考研的难度和方向,考生们纷纷查阅百度百科-历年真题详解。通过分析历年真题,考生可以把握住考研的脉络,明确自己的备考策略。
如今,考研辅导书籍和培训课程的价格也在不断调整。以一本热门的考研辅导书为例,原价为100元,经过上下浮动10%的调整,售价区间在90元至110元之间。而针对考研的线上或线下培训课程,价格同样有所波动,学员可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条件进行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年真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