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国际教育考研心得分享个人背景介绍我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选择了跨专业报考本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由于复试成绩一般,以下经验分享主要围绕初试准备展开。一、择校心得选择华东师范大学的原因有三:首先,它是我母校,四年的学习让我对它充满了感情;其次,华东师范大学的汉语言研究实力强大,是我国最早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之一,与多个孔子学院有合作;最后,我可以留在上海,与男朋友同城,彼此的学校也相隔不远,可以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二、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解析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基本素养及技能、汉、英(外)双语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的双语型、跨文化、复合型、实践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类学校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或在国内外相关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及文秘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涵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基础型课程、专业性课程和专业实习实践。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及其他自选活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知识覆盖范围包括中国语言知识、中国文学知识、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知识领域,如外国文学。华师大的汉语言研究考研难度相对较小,录取人数较多,2019年录取17个,分数线为338分,2020年录取38个,分数线为334分,名额直接翻了一倍多。华师大不属于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如果过了国家线就有可能进入复试。三、参考书目华师大未提供参考书目,以下是我阅读过的书籍,核心重点书目将在后面详细介绍。专业课一: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2.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4.古代汉语(王力)5.语法讲义(朱德熙)6.语法问答(朱德熙)7.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杨玉玲)8.现代汉语语法答问(杨玉玲)9.现代汉语词汇问答(李英)10.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11.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吴中伟,杨玉玲)12.国际汉语教学设计(廖建玲)13.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朱勇)14.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叶军)1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要素教学(毛悦等)1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技能教学(吴中伟)17.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张和生)18.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19.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释疑201例(彭小川等)20.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崔希亮)21.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吴勇毅等)22.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专业课二:2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洵)24.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周小兵)25.跨文化交际(祖晓梅)26.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27.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28.中国文化通论(顾伟列)29.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政治和英语:30.肖秀荣全套31.考研政治通关优题库32.恋恋有词33.黄皮书34.英语高分写作35.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36.阅读的逻辑四、复习进度安排(一)4—6月四月份确定考研专业和学校后,我开始阅读专业书籍,如《现代汉语》(黄廖本)、《语言学纲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国文化要略》等。由于大三下学期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如学年论文和专业的实践课,所以这一阶段的复习只是简单地圈画重点,没有系统地做笔记。虽然看过一遍印象不深,但我对要考的专业课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这有助于我制定后面的学习计划。(二)7—8月正式的备考阶段应该从7月10号开始。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是: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除去午饭、午休、晚饭等时间,一天专门用于学习的时间约为10小时。五、复习内容专业一:《现代汉语》(黄廖本)、《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言学纲要》专业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洵)、《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中国文化要略》、《外国文化史》英语:背诵《恋练有词》单词,开始做2000年以前的真题
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自八月份起,每日稍作研读。
复习历程:对书中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个人笔记,并辅以相关习题。在大量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现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通论》建议独立复习,因其内容框架存在差异。《语言学纲要》理论性强,建议在复习之余,寻找案例以助理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难度较大,建议先根据目录构建整体框架,再逐步填充内容,可视个人记忆习惯,尝试制作思维导图。总之,需将全书内容系统化,以便记忆和理解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篇幅较短,知识点分散,建议与《跨文化交际》一同阅读。《中国文化要略》提供的考研笔记系统性强,复习时以此为主,适当补充个人不懂的重点知识点。学有余力者,可参阅顾伟列老师的《中国文化通论》(华师大编写),本人本科曾修此课,故直接查阅旧笔记。
《外国文化史》内容繁杂,建议先至“考研文库”查找相关笔记(避免过多自写笔记),阅读时自行整理形成笔记。两个月至关重要,需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夯实知识基础。本人已将专业一二的重点书目过两遍,故九月份开始做真题时压力不大。
英语每日记忆一定量的单词,使用《恋练有词》一书,不建议听网课,以免浪费时间。英语初期做题正确率可能不高,无需过度焦虑,关键在于从真题中摸索解题方法,理解出题逻辑(后期可参考《阅读的逻辑》以对比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9—10月
大四上学期尚有一门课程,其余时间专心复习,复习地点从宿舍转移到图书馆。时间安排为早8晚10,但效率相对较高,每日保证约11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周休息两天,半天用于上本科课程。(适度娱乐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内容:专业一二的必要参考书目;与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书籍,如杨玉玲老师的《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现代汉语语法答问》,这三本书对语法点分析与教学提供了良好思路。此外,可补充阅读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相关的书籍,如华师大叶军教授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案例分析题。开始做专业课真题,本校真题不宜一次性完成,先做两三套以感受出题风格,之后可寻找其他类似学校的真题进行练习。真题完成后,认真总结,反思知识掌握不足之处,查缺补漏。
英语继续巩固单词,练习2000-2015年的真题,同时适当练习写作。(阅读至关重要!修改卷子时,重点关注阅读题的解题思路)政治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可搜集其他政治老师的习题,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对于马原和毛中特中较难的知识点,建议听课程,以帮助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此阶段政治和英语每日需保证约两个小时的复习时间,逐步提高公共课水平。
(四)11月
(五)12月
此阶段适合攻克专业课最薄弱的部分,不宜全面复习。英语可用未写过真题模拟考试,控制时间与考试规定时间一致。政治开始背诵大题,本人以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为主,重点背诵材料题,适当学习八套卷的答题思路。保持平和心态,不必过于紧张,休息时间仍需保证。
六、考研复试经验
今年考研战线较长,2月20日出初试成绩,5月13日复试,中间两个月断断续续复习,在家效率不高,资料也不全。复习时主要看自己之前做的笔记,重点关注现代汉语部分及与教学相关的书籍和视频,积累教学经验(华师大汉研复试很关注学生的教师潜力),还看了周小兵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回顾专业二的知识。此外,查阅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中英文问答》,准备了与汉研相关的英语问答话题集,为英语口语做准备。
还看了新祥旭考研的复试直播课,老师讲解详细,干货满满。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化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点培养基地之一。学校成立于1962年,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教学资源。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提供全面的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创办于1902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传统。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资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外语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学校成立于1949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学术资源。
汉语言考研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氛围。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师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挖掘学习潜能。同时,教师们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
汉语言考研学校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学校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学生们可以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开拓视野,提升学术能力。
汉语言文学考研新东方考研培训机构。
新东方创办于1993年,22年专注教育培训,累积学员超过2000万,业务涵盖早教、学前、小学、中学、四六级、考研、出国考试、留学咨询、英语能力提升、国际游学、国际教育、图书、网络课堂等,60多所学校,旨在为学员提供一站式终身学习服务。
新东方考研培训班,包含公共课、学术硕士、专业硕士、管理类联考,直通车等不同类型的课程。
新东方大学事业部哈尔滨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面向全国大学阶段重要考试,专注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研政治、考研专业课、考研全科辅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