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计划
2022年,我校共设有15个学院,53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预计招生规模约3100人(含推免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830人(学术型约1300人,专业学位约153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70人。
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人数为暂定,仅供参考。2022年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推免生实际录取人数以及生源情况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二、学习方式
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我校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为: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其他专业仅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三、就业方式
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考生在报名时应准确选择报考类别(非定向、定向),选择定向的考生须填报准确完整的定向单位名称(应与用人单位公章上的单位名称一致,不得简写),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四、初试方式
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方式包括: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推荐免试。
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我校接收推免硕士生、推免博士生(直博生)的有关通知另行发布。
五、报考条件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基本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考生(不含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必须在2022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学业水平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1.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30人左右。
2.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入伍批准书(注意不是入伍通知书)和退出现役证的编号必须填报完整,包括所有文字、括号、数字等,不应只填报数字。
3.我校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暂定为相应学科门类或专业的国家线总分降10分,单科分降5分。实际复试分数要求及录取办法将在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有关通知中公布。
七、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址:)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确认手续。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学历(学籍)网上校验存在问题的考生,应及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根据查询到的信息对相关填报内容(证书编号、毕业年月、毕业院校、毕业专业名称等)进行更正。
4.考生填报的“通信地址”主要用于邮寄调档函、录取通知书时使用,填写要详细规范。考生填报的“移动电话”、“联系电话”主要用于接收招生单位通过研招网发送的复试通知、待录取通知等短信。请考生务必填写在2022年6月30日前有效的通信地址和电话。
5.满足享受加分政策条件的考生,网报时须在备用信息栏填报项目名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并在复试前将相关证明材料提交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6. 在进行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精确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学习经历,并提交真实的相关材料。若因信息填报错误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无法参加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或被录取,所有后果将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需如实填写个人奖惩情况,尤其是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如普通和成人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学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受到的处罚。对于提供虚假信息者,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八、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1.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报考点要求进行网上确认或到现场确认,提交网报信息和采集个人图像等电子资料。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自行确定并公布。
2. 网上确认时,考生需提交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交学生证)和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需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3. 考生需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经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不得修改,因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 考生应按照规定缴纳报考费。
5. 考生应按照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个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九、准考证
考生应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通过“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考生应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
十、初试时间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以北京时间为准)。超过3小时(含)的设计类自命题科目初试在12月27日进行。
12月25日(周六)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5日(周六)下午:外国语
12月26日(周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6日(周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7日(周一):科目代码首位为5的自命题科目(报考我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考生3小时设计科目)。
十一、复试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国家线公布后,我校将组织一志愿考生先行复试,复试差额比例为130%,未满130%的专业按实际上线考生人数划定复试范围。一志愿考生复试结束后确定拟录取名单,如个别专业招生计划存在缺额,则该专业接收考生调剂,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缺额的200%。初试和复试成绩分别占复试总成绩的50%。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测试(含听力和口语)、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报考我校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各复试环节采取单项淘汰制,各单项复试成绩、复试总分未及格者(满分分值的60%),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具体的复试内容、办法和程序将在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有关通知中公布。
十二、修业年限
1. 修业年限为2年:工商管理(125100)。
2. 修业年限为2.5年:金融(025100)、英语笔译(055101)、公共管理(125200)、会计(125300)。
3. 修业年限为3年:除上述之外的其他专业。
十三、学费
1.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
2.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含下述专业)学费为7000元/年。
公共管理(125200)学费为2万元/年。
金融(025100)、会计(125300)学费为2.4万元/年。
工商管理(125100):MBA学费3万元/年,EMBA学费7.5万元/年。
十四、奖助
1. 国家助学金:按《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执行。
2. 国家奖学金:按《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执行。
3. 学业奖学金:按《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执行。
4. 三助一辅: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可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的岗位获得资助。
十五、本报考须知未尽事宜,以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准。
2025年河北省研究生考试考点如下:
1. 石家庄市长安区招生办公室。
2. 石家庄市裕华区招生办公室。
3. 石家庄市栾城区招生办公室。
4. 石家庄市桥西区招生办公室。
5. 石家庄市新华区招生办公室。
6. 石家庄市藁城区招生办公室。
7. 石家庄市鹿泉区招生办公室。
8. 石家庄高新区招生办公室。
9. 河北地质大学。
10. 河北科技大学。
11. 河北医科大学。
12. 河北师范大学。
13. 石家庄铁道大学。
14. 河北经贸大学。
15. 河北中医药大学。
16. 石家庄学院。
17. 唐山市教育考试院。
18. 华北理工大学。
19. 唐山师范学院。
20. 唐山学院。
21. 秦皇岛市教育考试院。
22. 燕山大学。
23.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2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5、邯郸市教育考试院。26、河北工程大学。27、邯郸学院。28、保定市教育考试院。29、保定市满城区招生办公室。30、保定市徐水区招生办公室。31、保定市清苑区教育考试中心。32、保定市容城县(雄安新区)教育考试中心。33、保定市唐县招生办公室。34、保定市涿州市招生办公室。35、河北大学。3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37、河北农业大学。38、河北金融学院。39、中央司法警官学院。40、保定学院。41、张家口市教育考试院。4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43、河北北方学院。44、张家口学院。45、承德市教育考试院。46、沧州市教育考试院。47、沧州师范学院。48、廊坊市教育考试院。49、北华航天工业学院。50、廊坊师范学院。51、华北科技学院。52、防灾科技学院。53、廊坊市三河市教育和体育局考试办公室。54、衡水市教育考试院。55、定州市招生办公室。选择报考点的要求1、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设为报考点的高校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高校报考点;其他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高校所在地市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本人教学点所在地市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2、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市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3、其他考生【含往届生及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国(境)外高校就读的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应选择户籍或工作所在地市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户籍或工作所在地在辛集市的考生,应选择石家庄市指定的报考点;户籍或工作所在地在定州的考生,应选择定州市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上内容参考:河北教育考试院-河北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须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推荐: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享有盛誉,欢迎报考!工程管理作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领域,致力于研究和打造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环境形态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优化。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它不仅涵盖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探、设计、施工及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