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可以查阅湖师大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同时,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不考数学的专业推荐。
[字体:微软雅黑][字号:16px]三、教育学[/字体][字号:16px]
[字体:微软雅黑][字号:16px]教育学原理[040101]、课程与教学论[040102]、教育史[040103]、比较教育学[040104]、学前教育学[040105]、高等教育学[040106]、成人教育学[040107]、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8]、特殊教育学[040109]、教育技术学[040110]、基础心理学[04020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教育心理[040203]、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运动人体科学[040302]、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民族传统体育学[040304][/字体]
[字体:微软雅黑][字号:16px]四、文学[/字体]
[字体:微软雅黑][字号:16px]文艺学[0501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汉语言文字学[050103]、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英语语言文学[050201]、俄语语言文学[050202]、法语语言文学[050203]、德语语言文学[050204]、日语语言文学[050205]、印度语言文学[050206]、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7]、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8]、欧洲语言文学[050209]、亚非语言文学[050210]、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新闻学[050301]、传播学[050302]、[字体:微软雅黑][字号:16px]
不压分的,评分公正,相对容易拿高分哦。
压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优质的调剂生源。考研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优胜劣汰,谁不想招到本科优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呢?然而,好学生也想进入好学校,从非211院校到211院校,再到985院校,甚至出国深造。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好学校名额有限,而一些三本院校却鲜有人报考,或者这些学校的一志愿考生生源质量不高。有些学校不愿意接收这些质量较低的生源,只愿意招收本科来自211或双一流院校的考生,因此会压分,使得这些学校的一志愿考生无法通过国家线,从而可以名正言顺地接收调剂考生。
苏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分享
复试结果已公布一段时间,今天才有空写下一些所谓的经验。我是四川的考生,报考了苏大,完全没有熟人前辈、师兄师姐等可以提供指导,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度过了考研的日子。所以当时就想,如果我考上了,一定要把我的经验感受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我报考的是文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专业课是教育综合633。只要是苏大考633的教育大类,都可以参考以下经验。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
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天赐庄、独墅湖、阳澄湖、未来4个校区,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59万余平方米;设有30个学院(部);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目前,一些部属和省属师范院校都招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少数学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下面包含有"课程论"、"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物理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等三级学科)"。
初试篇
英语:58分。经验不多,教训一大堆。一开始几乎只看英语,自我感觉良好,复习期间的一次六级还考了五百多分。但是由于专业课复习规划不恰当,最后的两个月几乎没碰过英语,全在看专业课。
而且我是听力很好,作文超烂。结果就58分了。英语真心和四六级没什么关系,很多四级没过的照样能考六七十分。
复习英语一定要均匀坚持,每天不多不少记多少单词,做多少阅读,都规划好,持之以恒,结果都不会太坏!
政治:73分。和所有培训班的宣传一样,政治是小投资大回报的。
政治和英语都报了启航,英语没听老师的话就那样了。政治是完全按照肖秀荣老师说的看的。考前一个月,都只是做做选择题,看看书,没有很花功夫。最后一个月几乎时间都是政治和专业课时间对半分。各种预测卷做了无数,发的资料狂读,最后还有几天的时候才出来的二十天二十题、肖秀荣、都背了一遍(但任汝芬的不怎么样,研友都觉得预测的太偏,只是浏览了一遍)。
考试的时候肖秀荣也确实预测中了两道。(不过我是文科生,高中政治就不差,政治答题的套路也掌握的比较好,如果是理科生的话要自己多花功夫了,有些题还是要自己写一下,不要光背,写一写,才能了解答题的套路)
专业课:219分。专业课是个血泪史。考的是教育综合,准备一直是按照统考311准备的。但是9月的时候突然苏大通知要自主命题了。忧桑加手足无措了好一阵。
那段时间也是退意萌生最多的一段时间。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第一次自主命题也没定参考书目,就说和大纲一样。就一直按照之前买的311的参考书复习。在淘宝上买了一个凯程的视频,还送了很多资料,就一直跟着上面的复习下去。
我也是十足的傻人有傻福。11月的时候,跟同学聊天,他们问我名词解释准备的怎么样了,我说什么名词解释,要考名词解释?
同学说自主命题的学校几乎都是考名词解释不考选择题。我才懵了,又慌忙的准备名词解释,自己手抄了一份二十多页的A4纸的教育名词解释。每天背了忘忘了背。自己做了做以前统考的题,很多都不会。看了厦大北师大的自主命题也觉得很难,但是都到这个时候了,破罐子破摔也要去考场摔一下。结果题出乎意料的简单。而且也没有考名词解释,是45道选择题,都挺简单的。
苏大教育学633题型回忆:(人老了,时隔多日,有点记不清,将就下啦)
---
选择题共计45题,难度适中,均为基础知识内容。
辨析题数量记不太清,大约有三四道,其中一道题目是关于真实验与准实验的辨析。
简答题共四道,第一道题目询问教师职业的特点,答案在教材中可以找到。四道题目都是教材中的简单知识点,但由于过于简单,自己并未预料到,也没有复习到。考试时只能临时发挥,凑合着回答。文科类考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论述题两道,第一道题目要求论述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发展,第二道题目具体内容已记不清。总体来说,与统考以及北师大等院校的自主命题相比,题目难度较低。可能是由于是首次自主命题,出题者不敢设置过于困难的题目,以免吓跑学生。考试时间为3小时,实际上两个半小时就完成了。复试时与同学们交流,他们也几乎用了两个小时完成考试。我旁边的两个同学都是南师大的考生,到交卷时还没完成,说题目很难,题量很大。我则微笑不语。
专业课复习时,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我之前复习时过于松散,只是随意看书,没有深入理解,也没有归纳总结,导致后期复习非常紧张。无论是633、311还是其他专业课,共性是在9月之前至少要看完教材两遍。看书时,要结合考试大纲,或者观看凯程等视频,有重点地学习和总结。
9月至11月,要开始归纳总结,适当做真题,并抽出时间背诵。11月至12月,主要任务是狂背,对重点和可能成为考点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段时间要重点背诵这些内容。同时,五本书(或更多)的知识点不可能全部掌握,300分的题目也不可能全部掌握。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性地复习,才能提高效率。例如,我在复习时,直接放弃了西方国家的教育法案和教育改革等内容,因为这些内容看不懂,背了两遍还是搞不清,就放弃了。
复试篇
3月28日接到复试通知,3月31日就要报到,时间非常紧迫。初试成绩较好的同学,如果成绩高于往年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开始准备复试了。
复试包括三门课程:专业笔试、英语听力口语、专业面试。
专业笔试
4月1日愚人节上午进行的是专业笔试,共四道大题,考试时间为3小时。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三维目标的看法。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看法。
第三道题目是对叶圣陶一段话的理解。
第四道题目是写教案,内容为陶渊明的《饮酒五》。
除了第四道题目不太会以外,其他三道题目都还可以,时间也很充裕,大多数同学都提前交卷了。
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是最后进行的,所有等待面试的人在旁边的教室等候,被叫到的就到旁边的小教室进行英语面试,然后再到另一个小教室进行专业面试。专业面试有五位老师,还有两位学生(负责记录)。我是第一个进行面试的,先作自我介绍,然后开始回答问题。
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阐述情景教学法。由于对这个知识点不太了解,我就坦白告诉老师,我对这个知识点不太熟悉,但我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于是我就随意回答了一通。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的看法。由于我本科专业是小学教育,所以老师问了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可以。
第三个问题是对比新旧课标的识字写字教学的变化。我对新课标有所了解,也看过相关内容,但是对旧课标就不太熟悉了,只能凭记忆回答了。不过,我回答时犯了一个错误,老师进行了纠正。在老师纠正时,我一定要态度诚恳,表现出我已经知道了,并表示感谢。
英语面试
英语听力口语部分,大多数学校的考试形式是,老师说问题,考生听完后回答,这就是口语。除非是英语相关专业,否则难度不会太大。复试前,我准备了一篇自我介绍,结果老师只问了我几个问题,比如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性格弱点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想在这个专业的哪个领域发展等。前几个问题我都准备好了,回答得很流畅。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外院老师不太了解我们这个专业,或者是我自己对这个专业不太了解。我回答想在语文教学方面发展,老师就一直在问语文教学的哪个方面。我说小学语文教学方面,老师又说我回答得太宽泛,然后我又花了一些时间思考,最后说,我不是很明白这个问题,你能解释一下吗?老师就解释了一番,夹杂了一些我听不懂的单词。她说完后,我就说,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面试结束后,老师还说了句“你表现得很好”。
英语自我介绍和问题的模板,网上有很多,可以下载一份,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回答。由于这些是你要回答的内容,所以句子不要太长,尽量简洁,也不要用太难的单词,用生活化的口语表达。如果不会或者听不懂,也不要紧张,可以大方地告诉老师,自己听不懂或者英语水平较差,以博取同情。英语只占面试总分的50分,即使发挥得不好,也不会影响大局。大家能进入复试,这一关就可以放松一些,随意一些。
对于报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或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同学,我的专业复试经验是:
1. 把你报考的学校专业的相关老师发表的期刊等资料都看一遍,了解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倾向。不要与他们看法完全相反,否则可能会被淘汰。
2. 新旧课标都要看,但不是让你拿着两份课标瞎看。可以下载一些关于新旧课标对比的期刊文章,多看看,会有所启发。
3. 对于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可以参考一些考上北师大的师姐的经验,她们列出了一些基本问题,你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查阅资料,做好准备。
4. 一定要学会写教案。可以多看看优秀教案,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专业笔试的最后一个题目就是写教案。
我自己的经验基本上就是这些,写得比较粗糙,希望你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帮助。如果有什么不懂得想问的,我会尽力回答。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坚持,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