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专业的考研领域,北京大学凭借其卓越的学术声望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在众多高校中独树一帜。作为北京的世界级学府,北京大学不仅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还专注于科研人才的培育,以及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该校国际政治学院设有国际政治学专业,研究方向广泛,包括美国政治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
中国海洋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同样具有鲜明的特色。该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黑龙江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也有其独特之处。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环境。黑龙江大学的国际政治学专业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东亚政治等,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平台。
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也是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的热门选择。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学专业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著称,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其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而武汉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政策等。
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同样值得考虑。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政治学专业以其严谨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著称,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其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而浙江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则注重跨学科研究,强调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国际政治专业考研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政治学专业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机会著称,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其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则注重语言能力与国际事务的结合,强调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政策等。
清华大学的国际政治学专业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著称,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其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该学院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相对有趣,主要分析大国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电视上的评论。
研究内容涵盖中国对外关系、大国关系、当代国际关系等。
国际政治主要涉及地区研究、联合国研究、国际法研究等,相对较为枯燥。
以北京大学为例,国际关系专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今年报考该专业的有188人,仅录取4人;而国际政治专业报考人数为100人,录取5人。
如果你希望进入外交部工作,单纯学习国际政治并无太大帮助,建议你报考外交学院或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语研究生。
实际上,外交部通常只青睐北大、北外、外院等学校的毕业生,其他学校如人大、经贸、上外等也有机会,但数量较少。
但你要有心理准备,报考北大、外交学院的国关研究生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困难。
本人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天赋,但第一年考研并未成功。
而其他学校又不要。
即使你考上了,进入外交部工作,外语水平才是关键。
考研终于结束了,我成功被格拉斯哥项目录取。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我总分396分,英语76分,政治65分,业务一126分,业务二129分。
去年毕业后,我原本打算出国。但由于一些意外,未能进入我的dream school。偶然间,我发现了南开大学格拉斯哥项目,我觉得这可以弥补我的遗憾。于是,我放弃了刚刚找到的工作,开始考研。
我从4月底才开始认真学习各科。前期每天学习8小时左右,但5、6月份因一些事情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暑假8月开始,每天保持至少10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每周会放假一天。从11月开始到考前,每天保持12-14小时的学习时间,这段时间情绪波动很大,也会陷入自我怀疑,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休息。
参考书目:
国际关系学
1.《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主编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王逸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世界政治:趋势与变革》(原版影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5版)[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关系史
1.《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国际关系史》袁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方连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补充参考教材:
倪世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
秦亚青《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典导读》、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公共课学习经历
(一)政治
我是从7月份开始学习政治的,按照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的学习顺序,前期先自己预习一节肖秀荣《精讲精练》,然后看一节徐涛相应的强化班网课,做好笔记,紧接着做相应的1000题。
后面因专业课压力太大,时间紧迫,我没有看思修网课,而是直接看书然后做题。到10月下旬我才将1000题完整刷了一遍。接着花了将近5天,每天5小时左右,二刷1000题,然后复习错题。(不太建议大家这样做,有点突击的意味在,但能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这个阶段没有刻意去记、背主观题。
后面到了冲刺阶段,11月份,肖八选择题做了4遍左右,有很多小程序可以反复刷题,学弟学妹们自行查找就好。主观题没有做,但是看了肖八题目和相应的答案,留个印象,有个思路,看看答案是怎么回答的。与此同时,开始跟着记、背腿姐《冲刺背诵手册》,
建议这本书后面关于马原的主观题全背,不多,只有几小页,这样上考场才会有备无患,无论考到哪个原理都可以答出来,再结合材料,但这样就会多拿几分。到了12月份,肖四选择题做了3遍左右。关于选择题,无论肖八肖四,其实我第一遍做,只有一次做到过40分,普遍均分在35左右。这里想给学弟学妹们提个醒,无论模拟题得了多低的分数,都不要心灰意冷,因为这都不是真正的考试。
考试时也讲求一个状态,我考政治的时候,因为考场查验考生信息速度过慢,我迟到了五分钟才进去考场,也或许正因为如此,我还没来得及去紧张,就开始做题了,最后客观题超常发挥,如果没有在检查的时候修改答案,客观题分数应该会更高。心态真的很重要。
对于主观题的复习,鉴于肖大大在21年真题中压中了众多原题,江湖上也有“押题大小年”的说法,因此我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肖四上。我购买了张修齐老师的主观题35分模板,共计10页,张修齐老师是肖秀荣老师肖四肖八网课的主讲人,这份模板的质量也很高,我背诵了大约3遍。然后,我搭配肖四进行补充学习,只背诵了模板中未涉及的内容,也背诵了2-3遍。考试时,我对主观题的掌握程度很高,可以说是一直写到考试结束前才停笔,每道题都写得非常充实。原本以为主观题可以拿到40分,但由于天津旱区的原因,最后只得到了36分,不过我对此已经很满足了。因此,学弟学妹们如果觉得时间不够用,可以参考我的主观题学习方法,即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张修齐老师主观题35分模板+肖四主观题,无需再观看其他视频。但要注意,押题和模板都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如果时间充足,建议学弟学妹们还是按照网上其他点赞量高的经验贴来进行政治学习,观看市面上好评率高的网课视频,多背多记,这样更稳妥。
(二)英语一
对于英语的学习,可以说我开始的很早,前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到中后期,由于专业课的压力,每天只有大约1.5小时的时间学习英语。
首先是单词部分,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把实体书《红宝书》背诵了一到两遍,在背诵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去记忆单词的拼写,主要是有印象即可。
关于这一点,我也咨询了其他几个英语70+的朋友,我们一致认为,去记忆单词拼写,既耗时费力,且用处不大,只有写作环节才能展现出个人词汇量的积累水平,但能用上的高级词汇很少,且试卷中其他部分考察词汇量也只考察你是否认识这个单词,是否知道怎么运用。因此,我认为,去记忆单词拼写,成本远大于收益。(当然,时间充足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去记忆拼写,这样会准备得更加充分!)之后我开始使用墨墨背单词app背诵《红宝书》,因为这本书实在太厚太重了,背过一遍就不想再掀开,因此不建议学弟学妹们购买实体书,直接背诵电子版即可。
在APP上背诵过《红宝书》后,我又添加了其他的书籍,如大纲词汇、恋练有词词汇、恋练有词词组等,这些与《红宝书》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所以主要目的也是查缺补漏。此外,在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一定要记笔记,也反复去背诵、记忆,尤其是近三年的真题。背单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停,一直背到考前。
其次,关于长难句。当时我快速看了一遍刘晓艳老师的长难句,讲解得很通俗易懂,英语水平不太高的学弟学妹也可以掌握。
唐迟老师的长难句也还可以,且只有几节课,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不看也是可以的哈,但是个人感觉如果有时间的话,快速看一遍有利于梳理整体的框架,更有助于后面的学习。
再次,关于真题。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在看完长难句后就开始真题的练习。首先是阅读,网上有很多经验贴也都说,真题先做阅读,我也是这样去学习的。因为后期学习专业课压力太大了,所以总共真题我也只做了两遍。我当时一刷购买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二刷时只购买了题目。
第一遍我做的是01-21年真题,留了18-20年三年真题先不做,当考前整套模拟。英语水平尚可的学弟学妹在做阅读时,建议一开始就掐点做,一篇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最多不要超过20分钟。做完一篇或者四篇阅读,去看唐迟老师相应的视频讲解。第一遍做完后,开始第二遍阅读(可以从10年开始做),同时开始做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俗称“小三门”。
小三门我看了三位老师的网课,分别是宋逸轩完型、刘琦新题型、唐静翻译。刚开始做的时候,也会错很多,多做几篇,掌握了一些技巧后,慢慢地会好很多。关于写作,我没有特意去看网课,也没有着重去背诵王江涛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因为时间真的不够。我在网上购买了所谓的“定制模板”,大小作文共10篇,最后考试的时候作文确实写的不怎么样,以至于我最后英语成绩大小最多才得了18分。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还是早点开始准备写作吧,踏踏实实地积累。英语也流传着“大小年”,22年确实比21年试卷简单一些,尤其是阅读部分,所以学弟学妹们在备考英语时,对于真题,有时间的话,刷3-4遍都不为过,模拟题没必要买,好好利用真题,足以应对考试。
(三)专业课
毫无疑问,考研初试要想得高分,专业课必须要得高分,而且作为未来的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也特别看重,所以专业课是考研备考的重中之重。南开大学国关国政专业考察的两门专业课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周政院和日研院的试卷都是一模一样的)。
就我个人而言,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主要是在读各种参考教材,之后去南开听了几次课(我本科就读在普通的二本学校),和南开周政院的国政班老师(比如韩召颖老师、王翠文老师)、日研院老师、还有在读的研究生学长学姐进行了一些交流,对南开考研的更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确定了具体的考研目标。
1、邢悦《国际关系入门》第二版,这本书必背,且要仔仔细细地背,南开之前很喜欢在这本书里出题,21年就出过一个要求列出中英期刊的简答题,如果看的论文比较少,但能把这本书的附录准备到,这道题目得分也是不会低的。
2、黄日涵《国际关系学精要》,这本书很基础,包含历史与理论,内容也通俗易懂,建议全背。
3、黄日涵《国际关系实用手册》,这本书主要针对名词解释,内容也很全,今年历史考到了《与台湾关系法》的内容,我们跨考生如果没有看这本书,这道题就不容易得分了。
4、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这本书是复习国际关系史这门专业课的必背书籍,非常重要,如果能把这本书掌握扎实,专业课二分数不会低。这本书有两版,建议买第一版,感觉第一版排版更清晰一些。
5、杰克逊《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这本书是南开本科生用书,因备考时间紧张,我只读了一遍,做了笔记。这本书附录的名词解释必背,其他的正文内容可以用作补充,当然,时间充裕的学弟学妹熟读,甚至全背。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开始全力备战专业课了,把主要教材又翻了两遍,整理了一些笔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专业课的资料。在7月到9月的时候开始自己动手整理真题答案,个人觉得动手整理答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尽管手头有前辈们整理的很不错的资料,但还要自己动手动脑再做一遍,我觉得这对于提高专业能力很重要。我整理时主要参考的有教材、论文、学长学姐的资料、还有一些专著。
名词解释、论述题答案等整理得自我感觉满意之后,就要开始背诵了。进入10月份我开始狂背专业课,笔记、名词解释、真题答案、南开老师论文,这些都要背诵,要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不能间断,反复去背诵,越熟越好。我觉着自己开始背诵的时间有点晚了,建议大家8月或9月就开始背诵。
11月的时候开始整理时事热点问题,我是把时事分成名词解释和论述两种类型来整理,主要依靠的材料有新闻、报刊、论文等。对于时事,我是在2月就开始做记录,平时都积累在一个本子上,到11月份的时候再统一整理,感觉效果不错,大家可以借鉴。到12月的时候,可以尝试着默写一些名词解释,或者自己给自己出一些模拟题,练一下手感。
特别强调一下,论文这一部分大家一定要足够重视,南开老师的论文、国内学术权威的论文都要看,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要尽力去记忆。南开大学国际关系理论的出题老师是刘丰老师,国际关系史的出题老师是吴志成老师,所以这两位老师的论文必须要认真阅读。
看书容易背书难,必须要把资料背诵4遍以上,历年真题7遍以上。南开的出题风格注重基础,而且南开历年真题重复性很大,今年南开历史的命题居然和2000-2010年的方向开始靠拢。国际关系概论的话就是要复习好基础名词解释,背好文科考研网给的资料;国际关系史的话也差不多,背熟历年真题和答案。如果做到这两点的话,由于南开重视基础知识,可以有基本盘了。
答题技巧方面在答题纸上一定要写满12页。国际关系概论的论述题要求两题1500字,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每题写满3页纸,历史也是如此。答题方法可以从三大理论流派入手或者背诵老师的框架。
复试
复试环节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专业测试1、专业测试2以及英语测试1和英语测试2。在专业测试1中,考生需进行自我介绍;而专业测试2则通过抽题形式,考察考生对时政知识的掌握,范围广泛,甚至可能涉及北约等相关问题。因此,考生需持续关注时政动态,即使在考试结束后,也应继续浏览相关新闻。
英语测试2主要考察专业英语知识,这需要考生提前积累,可通过阅读外刊等途径获取专业词汇和语料。而英语测试1则侧重于个人简历的介绍。
寄语:
近年来,南开大学的出题风格较为多变,但始终强调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因此,学弟学妹们在备考过程中,切勿盲目依赖速成资料,也不要过分依赖经验贴。虽然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完全复制。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步一个脚印,尽早开始准备。前期积累的知识越多,后期底气越足,也越不易慌张。
此外,希望在备考过程中,学弟学妹们注重身体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
最后,我想说的是,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只要在考试当天坐在考场上,认真作答,就有很大的机会被录取。尽管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但每年也有不少考生选择弃考。实际上,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
加油,学弟学妹们!愿你们不忘初心,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