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日语203的概述
在报考研究生时,外语选项包括英语一、英语二、日语203以及俄语202等。英语一是指研究生入学统考中的“英语”,适用于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涵盖十三大门类,110个一级学科)以及部分专业型硕士(如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等)。
英语二主要面向那些不考英语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选拔性质。
(评论补充:外国语言文学下的全部二级学科通常不考英语一、英语二,除个别学校会考其他语种的统考外,绝大多数学校不考统考外语,而是考自命题第二外语。翻译硕士同样不考统考外语,考的是翻译硕士英语。)
日语203和俄语202等语言可以作为英语一或英语二的替代语种参加研究生考试(具体要求需参考学校往年的考研简章)。
接下来,谈谈哪些人适合选择日语203?
一、具备日语基础,选择日语203能够取得比英语更高的分数。
二、英语成绩不佳(如四六级未通过),但又不想让外语成为考研绊脚石的人。
1. 考研日语203的题型与日语能力等级考试相似,但存在区别:分为完形填空、阅读、日译汉、作文,无听力。
第一题是完形填空(20分),主要考察词汇、语法结构、表达方式;其中真正的完形填空有10个题目,另外10个题目是考察语法、词汇、短语的选择题。前三项难度不大(达到N2-N1水平者可轻松应对),但考察较为细致,设置陷阱。
第二题是阅读理解(40分),主要考察理解大意、推测词义、理解作者意图、观点等;四篇文章,每篇5个选择题,比N1阅读简单很多。
第三题是翻译-日译汉(15分),主要考察准确理解日语并用汉语表达的能力,翻译五句话。
第四题是作文(25分),考察运用日语词汇、表达方式,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体来说,比日语等级考试多了日译汉和作文,少了听力。如果日语水平达到N2-N1之间,日语考研203取得高分可能性很大。
日语学习需要每天坚持。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学习,可以加入裙(一零八五零二八零零四),内有教程资料可供领取。学习氛围和相互交流对学习过程至关重要。
2. 如何备考?
第一,背诵单词时可以根据考研大纲,因为N2和N1的词汇与日语考研203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所以在背诵单词时可以根据考研大纲。考研日语的基础+核心词汇大约在4000左右,切勿偷懒。
第二,语法方面,除了必备的教材外,还可以使用蓝宝书(或自己习惯的语法书,一定要全)作为配套语法书。语法至关重要,要学会做笔记,把不懂的地方一点一点弄清楚,有问题可以向老师、懂日语的朋友或加入的日语群等寻求帮助,只要想办法,肯定能找到答案。
第三,参考书和习题册方面,推荐易友人老师的《考研日语指南》,亮点在于语法讲解部分,专门针对日语203;还有赵敬老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日语全新模拟题集》,包括真题详解和模拟真题,答案解析详尽!(真题一定要熟悉,选项要清楚,自己要学会归纳整理,整理归纳后就能大概了解历届的基础或核心考点)
首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本人14级应届生,男,来自安徽某普通高校(日语专业在我大二的时候升为一本)。一志愿报考浙江大学,初试356分(专业一122分;专业二104分;英语63分;政治67分),排名第二,与浙大分数线相差四分,那年没有招人(只招了两名推免生),第一名也只差一分过线。最终调剂到了杭州师范大学。
二、考试科目
日语语言文学初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51二外英语或252二外俄语或254二外德语或255二外法语
③713日语语言与文学
④813日语翻译与写作
温馨提示:浙大没有参考书目,招生简章上初试复试都是空白,只是说明了复试时会考二外听力。不过可以找到12年以前的参考书目。可以去官网上翻翻。真题也没有,在网上可以买到12年以前的,最好能从一些前辈手上得到,简单快捷。
比如下面这种历年真题都有的书,还是不错的
还有《考研日语203真题与解析精汇》,针对203公共日语(非日语专业)考研科目的真题进行了精汇。10套最新真题独立装订,附有全文精准译文与超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高频考点与答题技巧!
把干货先奉上:(以下是2018年浙江大学日语考研回忆版真题)
超级珍贵的浙大日语考研真题
01
713日语语言与文学
1.单词(20分)
汉字写假名10假名写汉字10(这里应该不会考重复的就不赘述了)鰹节合唱曲掲げる轩(列几个感受一下不难,不过还是要仔细不然一不小心就错了,我当时就是一个得意把ひえる的ひ错写成秘める的秘了T_T)
2.语法(20分)
N1N2水平(尤其是一些语义相似的表达,不难,这种题目各个高校都类似,我当时也写了北外上外的感觉大差不差)
3.文学知识(20分)
14个空(有的是根据提示写人名、文学作品、理念等,不是光背就行的,得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比如会问受到森鸥外翻译创作影响的作家之类的。出现了十训抄,读法要注意。)
2个名词解释第三的新人上田秋成
4.阅读(一篇40分)
关于宇宙的一篇文章题目类似综合日语后面的阅读,有选择、翻译、简答,特点是量多分值少,今年还出了一个解释什么是微生物。
5.专业知识题(一共十题50分,全部用日语回答)
①.《我是鳗鱼》这本书能够看出日本人怎样的特性
②.连浊现象
③.外来语举例解释说明
④.复合动词
⑤.古语らむ(这里考的是系り结び)
⑥.异文化交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⑦.古事记日本书记万叶集的表记
⑧.自他动词类型
⑨.断りの表现について
⑩. 动词的名词化问题。(这可是个大难题,因为与日语相关的知识都可能出现在考试中,无论是文学、语言学还是文化,只要和日语沾边,都可能成为考点。因此,复习时这一点让我感到特别头疼,完全无从下手。)
谈谈我的感受:词汇语法等方面还算基础,可以参考12年以前的真题,难度相对较低。语法考试喜欢考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意思相同但用法不同的副词等。这门课程有点像基础日语,也会涉及文学知识,尤其是最后一题,完全不知道会考什么,感觉和日语相关的知识都可能成为题目。比如以前特别喜欢考近义词辨析,我复习时差不多看了两三百个,但今年一个都没考。总的来说,考到120分以上并不算困难。
推荐语法和单词的书籍:红蓝宝书,《日语基础语法超简单》。
有其他小伙伴分享经验,说单词语法反复背诵了十多遍,特别是单词,蓝书宝都翻烂了。每天早上六点起,背一个小时的单词,吃完晚饭再背半个小时的单词,你们可以参考。
02 813日语翻译与写作
推荐书籍:(注意这张卷子分为A卷和B卷,A卷是语言学,B卷是文学。我考的是文学,语言学可以参考12年的卷子,基本一样。)
1. 文学知识(填空30个分文学术语标读音和写出相关文学术语。出现了比较生僻的是津岛祐子楢山节考,因为这方面我算是强项,所以觉得还好,把一些常见的都记住了足以应付。)
2. 文学选段(20分)
第一篇《在城琦》(基本上是给一个选段让你回答那个作者哪个作品,然后举出他的其他作品,再一个简答题比如让你分析作者的性格、作文的主题、思想之类的6分。)
第二篇《心》(同上。)
名词解释(40分)
简答(60分)(每题20分,相当于写小论文)
1. 关于近松门左卫门
2. 从作家的死谈谈文学研究
3. 日本文学和近代有怎样的联系(这部分的题目感觉主观色彩太大了,我当时还有可以练习过这方面的写作,当时考试的时候刷刷刷写的简直停不下来觉得自己都快上天了肯定这里能拿个高分,结果就死在这里了尴尬。)
感受:一张卷子下来,感觉题目字数还没一百似的,如上。特别是最后一大题,感觉根本没有评分标准,当时写的可爽了,洋洋洒洒差点没把纸写完。最有自信的就是这一门的了,以为起码能考个一百二三十吧,可结果成绩出来才104,可见当时我有多震惊,可能我写的文章不对老师胃口。
03 251自命题英语
1. 阅读40
2. 填空20
3. 完型20
4. 作文20 life without mobilephone
好,到了最坑爹的英语了,看12年的卷子,感觉考80几分都妥妥的不过分,结果今年第一篇阅读理解就傻眼了,还记得讲的是墨西哥城的什么鬼的传说好像(我那知道什么鬼啊【笑哭】),当时硬是懵逼的看了半小时没看懂,差点心态崩了,劳资好歹六级也考了500多吧,结果出考场就一个想法:我不会最后死在单科英语上面了吧。
好在还及了格。也就第一篇最难,后面的难度降低了一点,所以,一点要稳住啊。单选的话考了很多词组,固定搭配什么的,反正我是不太会。然后完形填空有点意外,因为12以前占得分值不太,今年突然就20分了。作文常规。
日语考研也是有通用书籍的,有时间一定要看。
考研历程
我是很早就有考研这个想法的,但是准备考试是在大四九月份开学以后。和有的同学不太一样,我没有经历那种艰难择校的过程。
因为我一早就给自己定好标准了,一定要在杭州,一定要学硕,一定要文学方向。好了,这样一来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只有三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
当时在考研帮上三个学校都看了下,也许因为高中有同学在浙工商读,把他黑的太狠了(我知道,老师们都说浙工商的日语很好),但我也就没考虑了。刚好只有浙大是985,就理所当然的选了。
然后去问我的任课老师有没有认识浙大的老师,看能不能帮着找一下考上的学长指导一下。在网上查了前年和今天一样都没招,去年考上一个,后来才知道是浙大日语本班的(可以想象当时我千辛万苦好不容找到那唯一的一个考上的学姐刚激动一秒就被告知她是本校时候的心情吗,我还是很礼貌的学姐是怎么备考的,结果学姐说她都忘了,而且她是九月末临时决定考研的,就说瞎抓,后来我也是瞎抓式复习了……而且很奇怪的是学姐第一次和我聊天可热情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不鸟我了尴尬)。
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建议我换学校,所有老师都说不值得尝试。可我还是很执着,然后老师帮我联系到了浙大日语系的系主任,问了她一下情况。结果回复就是给我泼了一盆冷水。
当时是这么说的,浙大基本只招推免生和夏令营的学生(夏令营就是很多高校暑期举办的类似交流会一样的活动,我当时也不知道,还想那没办法就去参加吧,后来知道第一条规定就是仅限211/985)。
想起自己曾经在大二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北京的笈川塾夏令营(好像无意间走了一波广告),那里聚集了来自全国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从专科到清华都有。
那时候自信心可爆棚了,那段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也没那么厉害嘛(因为很自然会把那些名校的同学想的厉害上了天),然后就是原来我自己也不过如此(因为在班上觉得自己还挺不错的)。
当时会话练习的时候,有一个川外的学姐是我的搭档,比我大一届,属于那种吧啦吧啦说的很快类型的,当时还安慰我说你别惊讶,我是川外大三的(可能暗示我的是你听不懂我说话很正常),我心想我也没惊讶啊,就算你说的快,我也完全ok啊。
提这个是想说,我们许多来自普通院校同学可能会有意无意看低自己,觉得自己就是比不过别人,在各种资源上已经输别人一大截。
但是即使我们出身平凡也可以很做得很好,找准自己定位的同时,也不要给自己设限。多努力一点,就会比现在的自己更好一点,不是吗?
(这个再次说到心坎里去了,想当初参加推免考试的时候,双非学校出身的我,面对的是一群985211、外语类学校,甚至是C9联盟出来的大神。
他们的学校提供的资源确实会比我们丰富,可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只有你不想找的资源,没有你找不到的资源。只有不努力的你,没有跨不过的坎!)
数不尽我练习翻译时用过的草稿本,总之在参加推免笔试后,松了一口气,发现周围的同学大多眉头紧锁,罢了,低调行事。记忆犹新的是那个凄凉的夜晚,老师回复我让我放弃,还建议我报考上外,我应了一声,心想再考虑考虑。然而心中不甘,仿佛一切努力还未开始便已告终。回到寝室,仍无法说服自己。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这或许是我大学里最勇敢的一次决定,只要研招网上有浙江大学的名字,我就必定去考,就带着创造奇迹的决心去拼搏一番吧。对老师那边,我说五一去浙大考察,到时候再做决定也不迟,反正时间还早。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自己不会改变学校的。在此提醒大家,老师的建议很重要,他们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过来人,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但如果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超越了这一切,那就坚定自己的选择吧,或许只是为了多年后不会说出“如果当时”的遗憾。那时读到一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讲述的是作者如何不随大流,坚定自己选择的故事。其中有段经历和那时的我很相似,作者当时也想考研,准备考人大,但因为人大招生名额很少,他就去请教一个考上的老师。老师告诉他,人大很难,很可能考不上,但老师仍希望他能去尝试,不然以后心里会一直想着这件事。于是作者就去考了,结果没考上,但成功调剂了(这和我现在的经历简直太像了)。作者想传达的是:比起别人的建议,还是走自己想走的路,即使道路艰难甚至看似无望,但至少是我们亲自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那里一定有只有我们才能看到的风景。有些感受,不亲身经历是永远无法理解的。无论你的选择如何,一定要有一个你为何选择它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要发自内心,可以是某个城市,比如想去武大赏樱花或者去厦门看海等,重要的是你自己认可的。否则很可能在坚持不到最后时就放弃了。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同学,一开始志向远大,后来慢慢就消失了。许多同学最初选择学校也是合理的(当然也有像我这样固执的类型),但容易受到他人影响,比如看到一个平时成绩不如自己的人报的学校比自己高,马上就不满意要换学校。这样是不可取的。还是那句话,相信自己,不忘初心。如约,五一我去了杭州。当时随意在网上加了一个浙大的本科生,真的是人很好的小仙女,骑着电动车带我逛了一上午,我去的是紫金港校区,很大,感觉也不错,当时真有种“明年我就会来上你”的感觉呢哈哈(嗯,下车下车!)。看考研帮上有的楼主说去看看目标学校,拍点照片,没动力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就能继续学习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用了这一招,反正对我无效。我去参观了他们的外国语学院,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门卫阿姨人很好,和我聊了半天,顺便也了解了一些信息,关于老师怎么样啊之类的,这里就不透露了。还记得当时刚好有一个老师经过(后来门卫阿姨告诉我那是英语系的系主任),我就直接走过去问:老师您好,请问贵校考研对本科学校有影响吗?她回答说没有,一切看成绩说话,我想也是,现在觉得自己当时问得挺傻的。回到学校,也没有那种励志故事的展开,该干嘛干嘛,平时还有很多课,没课的时候就看看日文原版的小说(对我后来的学习也有一定帮助),看看一些文学评论,然后涉猎日语相关的各种知识,甚至背了一本惯用语的书,结果还是没考上( ̄. ̄)虽然如此,对以后的学习都有所裨益,就像经常被提到的,考研不仅是为学校奋斗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暑假就回家了。我看很多同学还在纠结暑假应不应该回家,我觉得这个并没有多大影响,想回就回,不想回觉得在家看不下去书就别回了,都没什么。一直待在家考上的人也不少,看自己的性格吧。虽然也没花多少时间学习,但比起以前收敛多了,不再是沉迷于玩乐连书都不碰,最大的成就是看完了那本政治大厚书。不得不说政治这门课真的很神奇,有的同学考前冲刺背背也能和看了半年的同学考的分数相差无几。这方面我没什么经验可谈,毕竟考得不算高,不过最好还是暑假先过一遍,不是说你看了能记住多少,主要你看了一遍能有个安心,而且后面不用花时间重头再来。如果你觉得自己政治不太会,就早点准备,这样哪怕考不了高分也不会在这上面翻船,也能为后面的专业课多腾出点时间。想必大家肯定也知道肖秀荣了,我当时也是听从学姐的建议,全程跟着肖大大走的,或许你有所耳闻,去年很坑爹的是肖大大押的题,答案全跑到题干上去了,都哀叹白背了这么久。不过到时候还是要全心全意相信全都背下来,背下来至少有话可以写。不用怕政治,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每年单科死在政治上的人也不少,甚至还有考完政治觉得自己考得太烂心态爆炸导致后来考试都没参加的人也有。用最近比较流行的说法,我应该就是那种“佛系备考”吧。和考研之前的生活节奏一样,只是到了大四基本上没有课了,把上课时间变成了考研内容而已。我们班也很神奇,一周两节课都是可来可不来的,但包括我在内好多考研的同学一直坚持上课,可能这时候的上课已经成了额外的一种消遣了。我大一开始无论什么时候,从不熬夜学习,十一点睡觉,早上七点正常醒。可能正因如此,我也没有体验到那种努力到感动自己的滋味。不过每天都去图书馆,开黑也暂时放一放的,对出去玩也失掉了兴致,固定的生活,每周也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对我来说,考研就是大四生活的一段插曲,是值得全身心认真对待的一件事,等到时机一到,参加考试,结束,如此而已。甚至考完的那天晚上我还是去了图书馆,只不过看的是自己喜欢看的书了。所以大家不要把考研想得太可怕,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过上狗一般的生活了。确实,我见过大冬天裹着被子在外面背书的人,有把牙刷带到图书馆的,有没黑就排着长队占位的,还有像机器人一样好几个小时来回背单词的。有时候我就想,大家真的好惨啊,不这样不行吗,或者说我在别人眼里也是这样,过着单调枯燥的生活。想起以前大二的时候和班上两个同学请了一节课的假去听一个学姐的讲座。那个学姐是英语系的,跨专业考北外的外交学,当时全国就招两个,然后她考上了。简直就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学弟学妹心目中女神级别的人物。然后当时学姐给我们一些经验指导,我到现在印象最深的还是学姐说到那时候大冬天在楼道里背书,后来时间长了膝盖都冻烂了,到医院检查都快看到骨头了,后来好了还是留下了疤,现在夏天只能穿长裙。(当时给我们开讲座就穿了一条红色长裙。学姐也是仙女级别的,肯定很爱美)。当时只觉膝盖一阵酥。心想,这可怎么办,我也想努力学习考高分,但是我也想要我的膝盖啊,这下牺牲有点大了。后来事实证明,幸好我的膝盖是完好无损,可是脚后跟却被冻烂了。想澄清的一点,这和考研一点关系都没有,全怪我那么冷的天还穿船袜露脚踝作的,后来我不禁心想是不是因为学姐大冬天的不穿秋衣秋裤毛线裤,穿着长裙在那背书弄的( ̄ω ̄)。所以在此想提醒大家,那天写忘了说了,在你努力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考研只是你人生的一小段经历,但身体却是要陪伴你一生的。我一直坚持每周锻炼三次,雷打不动,到了考研前夕也不例外。据我了解,身边许多坚持到最后和相当一部分取得满意结果的人平时都有锻炼的习惯。很多同学开始也不爱运动,后来估计也是压力大,把跑步当成一种放松和消遣,没想到竟慢慢喜欢上了,哪怕考完研了还在坚持。这可以说是考研过程中的意外成就,起码在体格上,你已经胜过大部分人了。所以建议大家,备考期间,给自己每周固定的锻炼时间,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不掉头发皮肤光滑,努力美丽,活力帅气,愉快地度过这段时光。但是真的,我从未觉得痛苦。平时和同学见面,大家也会鼓励我说,你要考不上那没人考上了(尴尬,倒是成真了)。所以最后差了一点,可能有点遗憾但并不后悔,当时二月三号查到分数时,心里只有一种感觉:擦,居然这么低。然后又想还好还好国家线过了。
记得曾经加入了一个名为“浙大日语考研”的群组,里面约有四十多位成员。当分数线公布后,我想找几位高分同学交流,却发现群组已解散,让人感到一丝凄凉。 ̄□ ̄。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自己颇为幸运。尽管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没能创造奇迹,但我最终还是来到了杭州,这个地方虽非初衷,却是我最向往的地方。虽然只能算是一般般,但我还是感到满意。在调剂过程中,我来到了杭师仓前校区,我对这里非常喜爱,这三个月的努力也有了交代。
调剂经历
顺便谈谈调剂的事情。在二月三号分数公布当天,我们老师就在群里发布了杭师今年的调剂信息。我也密切关注着。但由于不确定分数线,当时还没有决定。
当确定无法进入浙大后,我开始复习杭师的考试,因为复试还有笔试。我记得国家线是在16号公布的,调剂系统是在24号开通的。在此之前,有一个调剂意向采集,可以查看部分院校提前公布的调剂信息。
实际上,调剂的时候有很多学校。大家不要以为调剂的学校都是没人报考的剩下的。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校虽然有报名,但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也需要招收调剂生。
不得不说,调剂是一个很纠结的过程,因为有好多很好的学校也在其中,比如今年的中国海洋大学,还有其他光211就有十几所。
有些同学询问我的本科成绩,我可以说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羞愧)。证书方面,N1考得一般,132分,专八优秀。平时,期末考试专业课到了大三基本上都是90分以上,看成绩单还挺好看的。嗯。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对于KI桑的评论,我觉得很有道理。毕竟有句话叫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结果出来后,老师们为我惋惜,也有说我叛逆的。但一般情况下像我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也不多吧。当然,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经历了许多心理斗争才做出的决定。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对不起自己。也没有浪费一年的时间。
有好多同学是非某所学校不上,即使最终结果出来也不愿意选择调剂。这样的同学我也很佩服,真的很执着。备考的时候偶尔也会被问到,万一考不上怎么办,我说考不上大不了就去别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
在这里要说明,老师的建议也很重要,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你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但如果你内心真实的想法超越这一切的话,那就坚定自己的选择吧,或许只是为了多年后不会遗憾说出一句如果当时。
日语入门简单,越学越难?你是否也有这些奇怪想法
日语入门简单,越学越难?你是否也有这些奇怪想法
如果同学们感觉自己学习日语很努力,但是日语的水平还是得不到提升,那可能是你们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刚学日语的你是否也有这些奇怪想法。
1.日语入门简单,越学越难?
小编一直非常怀疑大家真的觉得日语入门简单吗?难道只有小编一个人觉得入门超难,越学越容易吗?学了多年英语之后,说话口型变得非常夸张饱满,这是本丸多年刻意练习得来的成果直到遇见日语,当了多年英语课代表的我对学外语自信满满却在初学日语时遭遇人生滑铁卢。
口腔是有记忆的,英语夸张的发音口型就像拉松了的弹簧,一旦松弛了想要恢复起初的紧致就很难了。而日语发音就要求收敛、轻微略微扁圆,切勿像英语那样夸张饱满戏太多。所以我认为日语入门的难度在于发音。
根据本丸制作的“学日语之方言地图”,以上地区的朋友们是天生的日语学习者,因为方言的优势。而对于大多数人学习者来说,五十音中的え段、う段基本都发不准。还记得那个方法吗?保持微笑。发うくすつぬ、えけせてね的时候咧开嘴角保持微笑来发音,想错都难。你学会了吗?
在七年前,当我刚开始教授日语之时,我必定会斩钉截铁地表示:这还有什么疑问?五十音表必须熟练掌握,否则后续的学习将无从谈起。然而,我逐渐认识到,完全可以在接触单词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五十音的记忆。
特别是对于片假名,如果一开始确实难以记忆,无法清晰地区分它与平假名的对应关系,大可不必急于求成。在之后大量接触外来语时,可以逐步加深对片假名的记忆。
诚然,对于许多人而言,日语五十音表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如果在这一阶段就消耗了对日语的热爱,以及对掌握一口流利日语的憧憬,实在是得不偿失。五十音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在发音和记忆方面都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并不需要一开始就将其背诵得滚瓜烂熟。通过单词的学习,同样可以持续强化对五十音的掌握。